首页|新闻|图片|评论|财经|共青团|大思政|青年电视|青年之声|法治|教育|中青校园|励志|文化|军事|体育|地方|娱乐|ENGLISH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 | 这一口地道徽菜,“藏”着人间至味

发稿时间:2024-12-25 16:09:00 来源:安徽日报 中国青年网

新安江街口段。本报记者 潘成 摄

  安徽南北地理环境不同、景色各异,可大致划分为皖北、皖中、皖南地区。“皖”字意为明亮的星星。这颗“星星”划破长空,化为点滴山河,在华东腹地构建出一幅鲜活的地理“图卷”,徐徐展开。

  小麦黄熟时,壮阔的皖北平原金黄万里,为一年的殷实、饱足打了底;江淮两岸稻米飘香、渔获丰足,处处是鱼米之乡的生动景象;皖南山区层林尽染、绿意盎然,白墙黛瓦“镶嵌”在山水中,不经意间就是水墨丹青,这是皖南独有的浪漫……

  说起皖南,不仅风光旖旎,更是徽文化的本源之地。位于皖南的黄山市是古徽州“一府六县”的主要分布区域。曾经的中原士大夫走进这片地理环境相对封闭的区域,坐而论道、传承有道,在山野间孕育出厚重的徽文化。

  文化亦有河鲜、山野之味。中原饮食文化在古徽州之地融会贯通,成就了徽菜的“底味”。随着徽商走出崇山峻岭,奔赴创业之地,在他们包袱里、竹筐中藏着的果腹干粮、道地食材,成为徽菜行天下的根本。徽菜也在“一进一出”中,不断开枝散叶,生生不息。

制作徽州特色农家菜。本报记者 潘成 摄

  一、木桶装鳜鱼,跋山涉水,魂牵梦绕的家乡味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曾弃官隐居黄山的唐代诗人张志和对一尾鳜鱼念念不忘,鳜鱼的文化意象也就此深入人心。

  而徽州地区并不产鳜鱼,那么,徽州人又是如何享用一尾鳜鱼呢?

  原来,早期的徽商从沿江一带收购渔获,再用一只只木桶盛装鳜鱼。一挑一桶,沿着青石板路,翻山越岭,最终卖到了徽州地区。为了保鲜,他们在桶内撒盐,将鳜鱼等鱼鲜层层码放起来,再不时地进行翻动。这样做,即便是过了七八天时间,鳜鱼仍能保持较好的质量,只是表皮散发出一种似臭非臭的气味。

  徽州人对食材极为珍惜。他们运用重油、重色、重火功的烹饪技巧,将腌制好的鳜鱼烧出独特的香味,臭鳜鱼就此成名。鱼肉如蒜瓣状剥开,入口香辣咸鲜。这既体现了当地居民的饮食智慧,也成了其魂牵梦绕的家乡味。

  “十三四岁,往外一丢。”徽州人自小就有创业的基因,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理环境,坚定了他们走出深山的决心。胡开文、胡雪岩两位影响江南的红顶商人,也是一步步走出山区,奔赴自己的产业“蓝海”。

歙县雄村镇卖花渔村。本报记者 潘成 摄

  他们走古道、翻山岭,在新安江畔入一叶扁舟。身边除了一袋挞粿作为干粮,就是那一条条腌制好的鳜鱼。

  “群夸北地黄芽菜,自爱家山白壳苗。”在黄山市中国徽菜博物馆内,记者看到了一位远游的徽商对于家乡味的寄情。无数徽商的家乡情结,推动了徽菜走向四海,徽馆应运而生。

  “划水面、鸡火面、三丝面……早期的徽馆也是徽州人在外谋生的真实写照,用新鲜肉类、鱼鲜食材吊汤,再用一根擀面杖,做出各类面食,一碗汤面足以慰藉同乡的味蕾。徽式面也就此在苏州、扬州、南京等地生根发芽。”徽菜博物馆里,讲解员向记者介绍。

  随着徽商云集江浙,包括鳜鱼、咸肉以及各类山珍在内的徽州食材运抵当地,徽馆的菜式种类日益丰富。除了臭鳜鱼,刀板香、毛豆腐也粉墨登场,最终成为徽菜经典的三张“招牌”。

  如今,黄山本土以徽商故里、披云徽府菜、徽菜博物馆为代表的餐饮品牌,已覆盖国内30多个城市。徽馆已成为行销全国的徽味聚集地。

刀板香。本报记者 潘成 摄

  二、一锅腌笃鲜,融合慢炖,呷一口汤鲜得掉眉毛

  冬日暖阳,洒在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村的金家农庄内,店老板金模灵正盘算今年的收入,在他的头顶上方,一只只硕大的火腿挂满店两边,十分壮观。

  腌制45天、晾晒3年,徽州火腿早已布满了时间的“痕迹”。洗净,去除表面的一层“黑皮”,鲜嫩的火腿芯暴露出来。用刀板切开火腿的一瞬间,腌制后的咸香味立刻四散迸发。

  “我们都是用12个月以上的山里土猪肉来制作火腿。很多来自上海的老顾客甚至会直接食用火腿芯,就像西班牙火腿一样,越嚼越香。”看着一袋袋刚刚真空包装好的火腿芯,金模灵笑着告诉记者。

  金模灵引以为傲的徽州火腿,是徽味的重要来源,能吊出咸鲜口感的好食材。

  “徽菜的鲜讲究就地取材、以鲜制胜。一是新鲜之鲜,二是发酵之鲜。”中国徽菜大师曹向忠说。徽州火腿一般是用皖南地区特有品种花猪为原材料,肉质紧实、油脂饱满,用此肉制作火腿,是极佳之选。

  除了花猪,山里虽是薄田,但山珍不少,冬笋、荸荠、萝卜应时应季。尤其是黄山歙县问政山冬笋极为鲜嫩,自古以来就是入馔的好食材。当冬笋与火腿相互借力,徽菜的鲜又多了一味融合之“鲜”。

徽州火腿。本报记者 潘成 摄

  这也是徽商对本地食材的创造性转化。

  一江新安水,万重枇杷山。在这山水间,徽商成就了一道美味。

  恰逢冬日,徽商就要离乡。正是问政山冬笋脆嫩之时,他们挖出几颗洗净过刀,再配上一刀腌制好的腊肉,一同放入砂锅中。

  新安江汩汩清流注入锅里,再丢入一大块冰糖,然后放置在火篮里文火慢炖。

  一锅好物置于船头,腊肉吊鲜、山笋入味,恰到好处地咕嘟荡漾,跟着徽商一路颠簸到杭州。此时打开锅盖,笋烂肉熟,一锅奶白色的汤咸鲜可口,笋香、腊肉香融为一炉。几位好友围桌而坐,大快朵颐,一解乡愁。

  有人称这道菜为“腌笃鲜”。笃就是慢炖之意,让咸肉、冬笋两种食材尽情释放饱含鲜味的氨基酸。呷一口汤,真会鲜得掉眉毛。而这道腌笃鲜也颇受江浙百姓的喜爱,徽菜元素已融入百味之中。

毛豆腐。本报记者 潘成 摄

  三、“一村一碗”,传承创新,徽菜破“圈”增粉有“范”

  凭借个大饱满、口感扎实的优势,来自黄山歙县洪琴村的一碗汤圆俘获了许多上海食客的味蕾。

  洪琴汤圆纯手工制作,分咸甜两种口味,食材都来自本乡本土。如今,200余名村民在上海扎下根来。

  洪琴村是黄山市正在打造“赛村碗”IP的一个缩影。所谓“赛村碗”就是“一村一碗农家菜”,可以是一道菜,也可以是好食材。通过拍摄短视频的方式,让每个乡村的地道食材、特色土菜出“圈”增粉,形成自己的品牌影响力。经过一年的时间,歙县王村顶市酥、休宁榆村粉丝宴、齐云山岩前竹荪率先破“圈”,地道食材成为徽味热点。

  “徽菜的根本在于食材,食材新鲜、地道,味道才正宗。”黄山市徽州区潜口村新黄峰口山庄负责人胡帆坦言,店里的“爆款”徽州红烧肉之所以让食客吃出了传统风味,其实就是用传统的烹制手法,让原生态食材,在柴火大灶上慢炒慢炖而成。不需要高深的技法,讲究食材的挑选和搭配,即是徽菜的本源。

石头粿。本报记者 潘成 摄

  “日啖小吃毛豆腐,不辞长做徽州人。”在黄山歙县徽州古城街头,若是遇见一位打着竹板、挑担叫卖的“伙计”,那一定要尝尝担子里新鲜出炉的煎毛豆腐。

  带着丝丝白毛的豆腐经过煎制后,金黄的外壳包裹着绵密软糯的豆腐芯,再蘸上一些当地特制的辣椒酱,让焦香的口感多了几分鲜辣,所谓融合之味、复合口感,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位“伙计”就是曹向忠,传统徽菜深渡毛豆腐传承人。多年来,他挑担行走在古城内,让南来北往的游客品到了徽味、尝到了乡愁。除了曹向忠,在黄山市屯溪区南溪南村开披萨店的美国小伙卓文,推出臭鳜鱼披萨、毛豆腐披萨等“混搭”菜品,让徽菜的传播有了“国际范”。

  正如一位专家在今年十月举行的第四届中国(黄山)徽菜美食嘉年华活动上所言,“徽菜,不仅仅是一种味觉上的享受,更承载着人们对于生活的热爱与追求。我们要将徽菜背后的文化故事和精神价值传递给世界。”

原标题: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 | 这一口地道徽菜,“藏”着人间至味
责任编辑:张毅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