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财经|共青团|大思政|青年电视|青年之声|法治|教育|中青校园|励志|文化|军事|体育|地方|娱乐|ENGLISH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记录风貌 留住澳门记忆 《澳门志·地理分志》出版

发稿时间:2024-12-21 13:46:00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中国青年网

  文人的诗句,古老的地图,为我们留下了澳门早期的零星记录。就在不久前,新中国成立后澳门首部地方志的首卷《澳门志·地理分志》,由澳门大学统筹出版,第一次全面系统梳理了澳门土地上的建制区划沿革、自然环境、城市规划等,为澳门建立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提供文史力量。就让我们沿着历史走来,看澳门的变化与成长。

  关头粤尽下平沙,濠境山形可类花。清康熙年间,诗人吴历将澳门的山川写入《三巴集》。在澳门科技大学图书馆的古地图展中,尽可一窥早期澳门的城市风貌。

  总台央视记者 卞晓妍:这里收藏了11000多张精美的古地图,每一张地图上都标注了一个共同的地方——澳门。从这些地图里,我们可以最直观地感受近五个世纪澳门港城繁华鼎盛,澳门发展生长的历史变迁。

  在以地志画形式呈现的地图,宛如澳门历史的切片。1598年的《亚马港城图》中,澳门城已初具规模,港口繁忙。这幅1781年的澳门城图,细腻勾勒出半岛地形,城市与农田的分野,从海上眺望澳门南湾的秀丽景色。清代的《澳门至香山城图卷》,是目前已知的描绘澳门气势最为恢宏的古代山水长卷,城墙楼宇历历在目,水道船只川流不息,还能看到大三巴牌坊与失火前圣保禄学院的原貌。

  除了清朝乾隆年间的《澳门纪略》专门记述澳门的地理和社会风情,尚没有一部清晰、系统记述澳门地区地理历史的资料性文献问世,直到两个月前《澳门志·地理分志》正式出版。作为新中国成立后澳门完成的首部地方志中的首卷,它以通志方式记录了从公元前4000年先民活动到澳门回归25周年6000多年间澳门的建置区划沿革、自然环境、城市建筑与规划等,续写澳门的历史记忆。

  《澳门志·地理分志》编纂委员会成员 谭达贤:对于澳门的历史资料、地理资料的整理等等,都是比较碎片化、零碎的。那真的是在回归以后,在特区政府的主导下,才有了比较系统化的澳门资料的记录和整理。

  《澳门志·地理分志》中收录的1991年澳门地图和2023年澳门地图对比,可看到澳门面积的明显变化。1998年,澳门回归祖国前,只有21.45平方公里。中央政府多次批准澳门填海造地,并划定陆地边界,澳门的陆地面积增至33.3平方公里。2021年中央政府正式把106.46平方公里的横琴岛作为粤澳深度合作区,澳门的发展空间大幅扩展。

  《澳门志·地理分志》主纂 林玉凤:面积的变化、口岸的演变、出境货物量怎么增加、桥梁的建立……我们在修志的过程中有感觉到,很多变化都是基于中央政府对澳门的支持。

  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悠久独特的文化传统,已有2000多年历史。《澳门志》的《法政分志》《文化分志》等其余六部分志将陆续出版,在2029年澳门回归祖国三十周年时出版完毕。存史、资政、育人,这份文化资产,将为澳门打造“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贡献更多历史智慧。

  澳门理工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学院院长 林发钦:盛世修志。澳门回归祖国已经25年了,澳门在整个社会发展上取得了一个很大的成就,所以现在是一个修志很好的时间起点。把这些文史资源慢慢累积,系统梳理出来,才能实现整个文化基地总体的规划。希望通过志书的形式,为澳门未来经济适度多元的发展,为澳门人文传统的传承提供一个新的支撑。

  (总台央视记者 卞晓妍 苗毅萌 刘苏 张喆 范月鸣)

原标题:记录风貌 留住澳门记忆 《澳门志·地理分志》出版
责任编辑:张毅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