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齐开好劳动课程的同时,所有中小学将“一校一策”制定劳动教育清单。11月13日,市教委发布《北京市中小学校劳动教育清单编制与实施说明》,提出小学低年级每周劳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主要包括家庭劳动和学校劳动;小学中高年级和中学每周劳动时间不少于3小时,可逐步增加社会劳动内容。
北京教科院专家解读,劳动教育清单是劳动课程的有效补充和拓展延续,主要内容应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中小学编制和实施劳动教育清单要注重学生发展,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贯通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
根据不同学段学生发展水平,各校将“一校一策”制定劳动教育清单,设计并列出具体劳动任务。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可以参照《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因地制宜整体设计和系统安排劳动教育清单,鼓励清单内容涵盖清洁与卫生 、整理与收纳 、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 、农业生产劳动 、传统工艺制作 、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10大任务群。
高中阶段学校参照10大任务群进行拓展和延伸,可以持续开展日常生活劳动,也可以从大型赛事、社区建设、环境保护等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中选择规划,还可以统筹劳动教育与其他相关课程,从工业、农业、现代服务业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特色内容中选择进行规划。
北京市鼓励中小学根据区域特点发展特色劳动教育项目。各校将主动加强家校协同,指导家长把劳动教育有机融入家庭生活,与家长形成劳动教育合力。家长也可以参与研究制定劳动教育清单,形成科学的劳动教育观念,为孩子创造劳动实践机会。清单任务还将向家庭适当延伸,在日常生活和家务劳动中培养学生必备生活技能和基本劳动能力。各校还将指导家长结合自身职业介绍相关行业的劳动特点,帮助学生认识了解相关行业和职业,培养学生劳动精神。
中小学还将拓展劳动教育清单,动员协调社区和社会相关单位,开发社会劳动教育资源,共同支持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活动,打造劳动教育“教联体”;鼓励学生自主参加校外劳动实践,引导学生参与社区治理,参加公益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