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欧青年在重庆感受内陆城市的口岸脉动
发稿时间:2024-08-23 21:10: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蒋继璇 贾骥业 记者 耿学清
一辆满载货物的铁路列车从中国重庆出发,正在“翻山越岭”,它将经过两次换轨,最终抵达德国杜伊斯堡的海外仓……重庆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展示中心内(以下简称“展示中心”),一个个色彩鲜艳的动态微缩火车模型,正在向来访者直观地展示着中欧班列(渝新欧)的运输全过程。
“从没想过从中国购买的商品是这样送到我手中的,这太神奇了。”站在模型前的斯洛文尼亚青年妮娜·克拉舍维奇由衷地感叹道。而在紧邻展示中心的重庆团结村中心站,印有“中欧班列”字样的集装箱则被正在堆放到火车上,它们的目的地就是杜伊斯堡。
近日,中国—中东欧青年研修交流营一行来到重庆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展示中心,包括克拉舍维奇在内的30余名海外青年通过图文、微缩模型、纪录片等形式,感受重庆由内陆腹地到开放高地的转变历程,了解重庆口岸物流、开放通道以及枢纽与城市协同发展的最新成果。
8月15日,重庆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展示中心,参加2024“未来之桥”中国-中东欧青年研修交流营的罗马尼亚久尔久省议会副主席伊丽莎白·米哈尔恰拍摄窗外的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峥苨/摄
展示中心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电子显示屏吸引不少海外青年驻足停留。显示屏上的“智能通关”“智慧物流”等窗口,展示着重庆的各类贸易额及通关结汇、铁路动态、物流溯源等实时数据。“整个物流市场的规模太令人惊讶了。”匈牙利全国青年理事会副主席彼得·大卫·西蒙惊叹道,他曾在匈牙利的物流行业工作过,但他说,当地物流行业的发展程度还无法与中国比拟,“因为我们没有高速铁路。”
西蒙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在匈牙利等欧洲国家,建设铁路需要花费多年时间,但中国的建设速度相当快,而且物流运输的质量也很好。“中欧班列为我们带来了很多优质商品,也更好地将中国与欧洲连接了起来,对我们双方都非常有益。”
中欧班列(渝新欧)又被称为“钢铁驼队”,自2011年3月首次运行以来,中欧班列(渝新欧)已经从年发17班次,发展到现在,年发超过2000班次。目前,中欧班列(渝新欧)已累计开行超过1.5万列,运输箱量超130万标箱,运输货物近1700万吨,累计运输外贸货值超5300亿元。
通过中欧班列(渝新欧),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陆上连接了亚欧40个国家、100余座城市。同时,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发源地,园区还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在海上实现了通达全球120个国家和地区约500个港口。目前,该园区已经形成了全球化通道网络,是全国五大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之一。
克拉舍维奇对于重庆发展开放之迅速也非常感慨。“斯洛文尼亚是一个只有200多万人口的小国家,我们的物流行业和系统是无法与中国比较的。但即使是这样,我们依然被紧紧地连接在了一起。”克拉舍维奇说。
8月15日,重庆,参加2024“未来之桥”中国-中东欧青年研修交流营的各国青年参观重庆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展示中心。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峥苨/摄
中亚人工智能协会主席、上海合作组织前秘书长、乌茲别克斯坦前外交部长弗拉基米尔·伊马莫维奇·诺罗夫也跟随交流营来到了展示中心参访,他高度评价重庆口岸物流的发展及开放成果,并有意推进重庆与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等地的物流合作项目。
“重庆是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的重要枢纽。”诺罗夫提到,重庆虽然没有直通大海,但却是“四通八达”的陆上物流中心,“以乌兹别克斯坦为例,通过新疆,我们可以联通重庆,通过重庆,我们可以联通南亚国家、东盟国家等,它可以带动每个沿线的亚洲国家。”
同时,诺罗夫也十分赞赏“一带一路”倡议的建设成果和影响。他表示,“一带一路”对沿线国家贡献巨大,“中国为我们开放了市场,对乌兹别克斯坦这样一个双内陆国家来说,分享经验是十分重要的。”
诺罗夫强调,作为联通中国与欧洲的桥梁,中亚国家也从“一带一路”倡议中受益良多。在未来,他希望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能和欧盟的“全球门户”计划相合作,带动更多的国家共享开放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