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国际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首次在中国大陆举行

发稿时间:2024-08-09 20:06:00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作者:张渺 中国青年网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渺

  谈到地球科学、能源研究、环境问题,很多人或许只是听过这些名词,却不了解背后更深刻的学科概念。这个夏天,在北京大学举办的一场关于地球科学的国际赛事,或许能给更多的青少年,打开通往这条路的大门。

  8月8日上午10时,第十七届国际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2024全球总决赛(“博雅1909”杯)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举行,来自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的136名参赛学生、110名带队教师齐聚北京大学。竞赛将持续8天,由北京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一零一中、中国地震学会共同主办。据悉,这是该项比赛自诞生以来,首次在中国大陆举办。

  8月8日,第十七届国际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2024全球总决赛启动仪式。北京大学供图

  据2024年国际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委员会主席、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之钧介绍,国际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IESO)是由国际地球科学教育组织举办的、面向全球中学生的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是12个国际科学奥林匹克竞赛之一,2007年首届大赛在韩国举办。“国际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内容覆盖了地球科学的全学科,包括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大气、海洋、空间与天文、环境等。考试的难度大概达到大学地学类专业二年级的水平,但最近几年有所调整,更加侧重检测考生的数理基础水平,着重考察关于地球系统的认识。希望通过竞赛,能选拔一批数理基础扎实、热爱地球科学的‘好苗子’,为地球科学未来发展做好青年人才储备。”金之钧说。

  在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以下简称北大地空学院)副院长沈冰看来,此次大赛落地中国,反映出我国地球科学领域的发展状况良好。“中国地球科学在过去20年里取得了显著成就。自本世纪初以来,古生物学领域的迅猛发展使中国成为该领域的佼佼者。此外,在深空探测领域,从嫦娥探月到天问系列的成功发射,都彰显了中国在地球科学及相关领域的不断进步。这些成就与进展,无疑增加了国际社会对中国举办此类赛事的信心与期待。”沈冰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2016年11月,北大地空学院面向全国重点中学选拔了一批优秀中学生参加“第一届中学生地球科学冬令营”活动,最终选拔了15名学生组成国家集训队,在2017年首次参加国际总决赛,获得了三金一银、团队总分第一的成绩。

  为了进一步推广地球科学科普教育、培养地球科学后备人才,从2018年起,北大地空学院与北京一零一中、中国地震学会合作,向中国科协申请,正式成立了“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委员会”,并成功申办2024年IESO全球总决赛。金之钧表示,该项赛事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地球科学教育,提高青少年对于地球科学的学习兴趣和认知程度,提升全世界地球科学教育的质量,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自2018年起,北大地空学院与北京一零一中、中国地震学会连续组织了五届国际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国赛区选拔赛(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今年参赛人数达到15万人,并入选了教育部2021—2025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

  “我认为,这无疑是对我们人才培养战略与学科建设路径的一次重要契机。我们主办国际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其核心聚焦于‘地球系统科学’这一前沿领域,它正是地球科学未来发展的主导方向。该竞赛为我们提供了将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的契机。我们计划从中学阶段便开始培养学生的地球系统科学意识,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整个学科的繁荣发展。”沈冰说。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冯新斌也提到,地球科学的普及是非常有必要的,“培养青少年的兴趣至关重要”。在他看来,在学习的旅途中,智力的高低与背景的差异并非决定性因素,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个体是否全身心投入,是否对所学之事抱有浓厚的兴趣。

  “根据我个人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实践与思考,首先是培养兴趣,如果年轻人对学科有兴趣了,搭建学科队伍就非常容易。第二是因人施教,结合兴趣做学科交叉。第三是国际合作,做科研要有非常好的国际合作,要有国际视野,这样才能培养出这方面的人才。”冯新斌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赵志丹副校长认为,这次大赛“是最好的一次给中学生进行地学教育的机会”。当学生对自然现象产生兴趣时,就能被引导运用已学的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

  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地球科学涵盖了物理、化学、生物等多领域的基础知识,能够为青少年理解自然现象提供丰富的视角。“自然与地球科学蕴含着无尽的奥秘与乐趣,我们相信,对于大多数中学生而言,这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热爱。我们希望通过这一领域的学习触动学生的心灵,点燃他们对科学的热情,全面提升中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并培养他们形成科学的思考习惯。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如何用数学和物理的语言精准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与科学表达能力。”沈冰说。

  沈冰最后提到,更深远的目标是将地球科学在中学阶段的普及,视为提升国民科学素质的一个宝贵契机。“这不仅是对学生个体的深远影响,更是对未来社会整体科学素养提升的重要贡献,为我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他说。

责任编辑:杨逸凡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