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球会友,中美青少年重温“乒乓外交”
发稿时间:2024-08-01 17:40:00 作者:蒋继璇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蒋继璇 记者 叶雨婷
“你看,这是小亚历克西斯两岁时打乒乓球的样子。”训练场边,来自美国的道格拉斯·罗梅罗用手机展示着儿子幼时打乒乓球的影像,画面中的小男孩虽然还不及球台高,却煞有其事地挥舞着球拍。而在不远处的乒乓球桌旁,9岁的亚历克西斯正和中国队友进行激烈的训练赛,发球、挥拍、击球,动作一气呵成——现在的他俨然是一个成熟的乒乓球小将。
通过参加2024中美青少年乒乓球邀请赛暨重温“乒乓外交”特色夏令营,父子俩第一次来到中国,经历了十几个小时的飞行,跨越了半个地球,他们终于来到向往已久的乒乓球王国。本次夏令营是由全国青联和全国对外友协共同发起并组织实施的“未来之桥”中美青年交流计划伙伴活动,并纳入了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品牌游学活动。自7月11日至29日,六十余名中美青少年开启了乒乓球与友谊交流之旅。
以球会友,一“拍”即合
“我知道她!她是非常有名的乒乓球运动员!”7月13日,在北京语言大学逸夫体育馆,孩子们在夏令营开幕式上见到了只在电视里看过的“偶像”——亚奥理事会运动员委员会主席、奥运冠军、乒乓球“大满贯”得主丁宁。作为本次活动的导师,丁宁在发言中欢迎中美青少年齐聚夏令营,希望他们通过本次活动多交流、多收获。
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丁宁表示:“体育不分国界,中美乒乓球外交有着‘小球’转动‘大球’的历史,我们这一代人接续了前辈们的友谊,现在又将传承给更年轻的青少年朋友,希望两国青少年能通过文化体育交流,续写‘乒乓外交’的佳话。”同时,她也坚信体育精神会更好赋能青少年成长,“希望对乒乓球的热爱、对体育的热爱赋予他们能量,战胜人生中遇到的挑战,也希望他们能通过乒乓球结交到好朋友,拥有自己广阔的天地。”
开幕式甫一结束,两国青少年便迫不及待地切磋了起来。逸夫体育馆内,乒乓球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每一次撞击球拍都伴随着清脆的响声,与现场的呐喊助威声融成一片,热烈非凡。虽是首次见面,但两国青少年毫不怯场,上至二十余岁的大学生,下至刚上小学的小选手,每个人都铆着劲儿展现自己最好的水平。
7月13日,2024中美青少年乒乓球邀请赛,中美代表队青年进行首场交流赛。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蒋继璇/摄
13岁的王逸峰是本次夏令营的中方运动员,在开幕式上担任了发言和开球代表,在与美方队员交手之后,他谦虚地表示,“美国运动员的水平都很高,打法技术也很成熟,我作为一个小队员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不过,他最看重的还不是球技切磋,“我希望能通过夏令营收获一份跨国的友谊,期待和新朋友们一同享受乒乓球带来的乐趣。”
夏令营的日程设置紧凑扎实,以训练和比赛为主的设计干货满满。为了让小运动员不虚此行,主办方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和北京语言大学邀请到了阵容豪华的教练团队,其中便有中国乒乓球队功勋教练任国强。
作为培养出丁宁等世界级乒乓球选手的国家队前教练,任国强有着深厚的执教经验,在本次夏令营期间,他也采用了孩子们更易接受的训练方式,“我会给大家讲一些乒乓球知名运动员训练的真人真事,将技战术融合在生动的情节里面,孩子们爱听,也容易加深记忆。此外,也会结合综合素质、精神、心理层面等方面的应用进行讲解,希望能给大家留下对乒乓球更美好的印象。”任国强说。
在营地的训练场内,来自旧金山的前美国乒乓球国家队队员阿迪十分引人注目,棕发碧眼却操着一口流利普通话的他很快就跟大家打成了一片。这并不是他第一次来中国,自从幼时爱上乒乓球这项运动后,阿迪一有机会就来中国参加各类集训交流,每次都十分兴奋,“中国的乒乓球是全世界最好的,来到这里能遇到这么好的教练团队和训练对手,从不同的人身上学到不同的东西,我很感激,也很开心。”
来自加州的21岁印度裔美国运动员妮哈·萨尤也有相同感受,妮哈说自己已打了十余年乒乓球,在她所在的社区,乒乓球是很受欢迎的运动,“我们有很多俱乐部,大家一起参加比赛,互相鼓励、互相支持。尽管也有团队竞争,但不论是输是赢,我知道我们总是彼此的后盾。”妮哈说,这种团队精神是乒乓球最吸引她的地方,也是她一直坚持下来的理由。
“台上是小对手,台下是好朋友”
训练之余,各类活动也加深了中美青少年之间的友谊。夏令营期间,主办方为几个生日相近的孩子举行了生日派对,亚历克西斯也抱着一大包糖果送上了自己的祝福,不懂中文的他努力比划着礼物,又指着其他小朋友,示意寿星可以将糖果分给大家,一副“小大人”的姿态引得大家忍俊不禁。
对于这些富有人情味的活动设计,为此次活动作出大力支持的全国青联海外学人华侨界别副秘书长高晓月表示,国与国之间的联系始于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匹配的经历、匹配的话题能够给孩子们创造更多的交流机会。“我们希望在紧张训练之余,也能给大家创造放松的机会,让孩子们对这次中国之行留下深刻的印象。”
每日饭点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刻,结束半日辛苦的训练,大家结伴涌入食堂,坐在餐桌上聊着今日见闻,连比带划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夏令营执行主教练闫红军说,开营前,他们还担心孩子会沟通不畅,但这份担忧没几天就消失了,“通过球场上的交流,很多中美青少年成为了朋友。孩子们中间有的学中文,有的学英文,经常是我教你几句,你教我几句,很容易沟通。”“同窗”半月余,两国青少年已结下深厚的友谊,尽管语言并不相通,却丝毫不影响心与心的交流。
在夏令营接近尾声时,王逸峰如愿交到了不少好朋友。他坦言,一开始对美国的青少年感到十分陌生,不知如何交流,但随着时间推移,他们都在彼此身上找到了闪光点,“大家都非常友好且善良,他们身上一些美国式的幽默也让我们相处得很自如。”
来自波士顿的华裔青少年徐岳成也十分享受和大家在一起的时光,他常在训练后和中国队员一起打桌游,也会听大家讲中国传统文化,他已和朋友们互加了微信好友和其他联系方式,彼此约定要常保持联系,希望未来在更高平台的赛场上再相聚。徐岳成说,自己曾在一节历史课上学到有关“乒乓外交”的知识,“没有想到有一天我也会成为‘乒乓外交’精神的传承者和参与者”,他腼腆地笑着说,“我想我会非常想念在这里的一切。”
夏令营期间,不少家长也在场边观察着孩子的成长变化,“虽然台上是小对手,但台下是好朋友。”家长韩硕凡这样总结道,她的女儿李思默从5岁开始学习乒乓球,假期会参加各种集训,“但这个夏令营格外有特色。”韩硕凡说,“孩子可以跟来自不同国家的小朋友互相交流,不仅能提升球技,也能成为两国民间交流的友谊小使者,我非常高兴。”
而在不远处,小思默正和队友在一张特殊的球台上切磋——粉色勾勒的桌沿,立体的五环标志,这正是主办方设置的2024年巴黎奥运会乒乓球项目官方比赛球台。“我的偶像是孙颖莎。”她指着训练场墙上的奥运海报大声说,“希望有一天,我也能成为像她一样的乒乓球运动员!”
不久前,2024年巴黎奥运会开幕,从北京到巴黎,训练场里的中美青少年和奥运赛场上的运动健儿,他们的梦想、友谊与荣耀,都与乒乓球紧紧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