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南泥湾:陕北“好江南”,千亩稻花香

发稿时间:2024-06-28 18:18: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思 记者 宋莉)“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好地呀方,好地方来好风光,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提到南泥湾,大家耳边不自觉地就回想起这段优美的歌声。

  6月24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来到了革命圣地——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南泥湾。这里确如歌曲中所唱,拥有千亩的稻田,绿色生态与红色旅游交相辉映,成为陕北的“好江南”。

  “又战斗来又生产,三五九旅是模范。”1941年3月,八路军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开展了著名的大生产运动,南泥湾精神作为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内核,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战胜困难,夺取胜利。

  南泥湾镇桃宝峪村第一书记王林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介绍,大生产运动时期,南泥湾种植水稻面积一度超过3000亩,但土地承载能力逐渐下降,随后锐减至300亩。进入新时代,通过生态治理和环境修复,目前南泥湾已恢复稻田1000余亩,亩均产量1000斤左右,亩均产值约4000元;并同步配套必须的田间道路及完善的水利灌溉设施,路成网、水成系,路路相通、渠渠相连。

  南泥湾还强强联合了“北大荒”。据南泥湾管委会项目管理部部长刘岗介绍,管委会委托北大荒集团负责经营,北大荒集团在经营过程中积极推广新品种、使用新技术,同时实行机械化、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依托南泥湾在全国的知名度,打造“南泥湾”品牌,突显经济效应。延安南泥湾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浪表示,目前南泥湾“千亩稻田”主要有稻花香2号、初香粳1号、龙洋16等优质品种,成为游客来南泥湾旅游的伴手礼选择之一,“让大家在陕北延安也能吃到不输东北大米的米饭。”

  生态环境恢复,在当地优质的红色旅游资源之上,又增添了绿色生态游。在紧挨着千亩景观稻田的是南泥湾国家湿地公园,王林细数了附近的红色景点,“比如说延安炮兵学院、红楼干休所旧址……”园区内现有脊椎动物232种,其中鸟类132种,“小??、白鹭、苍鹭等水鸟显著增加,我们还观测到东方白鹳、黑鹳等国家Ⅰ级保护动物……这是动物对南泥湾环境的肯定。”南泥湾管委会工作人员王彦龙说。

  如今,南泥湾的植被覆盖率已达87%,桃宝峪村的旅游业得到新发展,也给当地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利。桃宝峪村村民高飞在南泥湾国家湿地公园沿线经营了7间民宿,其中三间是陕北特色窑洞形式的,一晚的价格100多元,仅民宿部分的家庭年收入就接近10万元。

  目前正值南泥湾的旅游旺季,记者在南泥湾国家湿地公园还遇上了从延安市区自驾来此消暑游玩的市民王延清一家,他提及“小时候这里没有这么多树,就孤零零的几棵;现在过来也方便,开车半小时,比城里凉快,孩子也喜欢。”

责任编辑:纪佳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