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星辰大海 | 嫦娥六号凯旋,烧蚀的乌黑见证53天的辛酸和不易

发稿时间:2024-06-27 16:06: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嫦娥六号终于回家了。6月25日,嫦娥六号返回器安全着陆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见到它的人都被其乌黑的外表所震撼,那是被大气层烧蚀过的斑驳痕迹,见证了它53天旅程的辛酸和不易。

  我们常常听到中国航天“发射成功”的捷报,很少有人知道,在国际上,探月任务的成功率只有一半左右。在嫦娥六号发射场工作期间,国际上进行了3次探月任务,均不同程度遭遇了挫折。美国“游隼”号月球着陆器发生推进剂泄漏,登月失败;日本SLIM探测器登月后,太阳能电池无法正常发电;美国“奥德修斯”着陆器落月过程发生故障,2条着陆腿折断导致倾倒……

  有人问:中国人这次行不行?

  今年恰逢工程立项20周年,嫦娥六号出征进场,嫦娥探月再迎“大考”。这是人类首次月背采样返回的任务。由于人类对月球背面的环境认识并不充分,这趟月背之旅面临了很多困难和挑战。

  5月3日,搭载着嫦娥六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大雨中准时点火升空,冲破云层,直上九天,中国航天人接棒守护。经过轨道修正、近月制动,嫦娥六号探测器顺利进入环月轨道飞行。

  此后,嫦娥六号探测器经历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的分离,在鹊桥二号中继星支持下,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实施环月降轨及动力下降,于6月2日精准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区域并开展采样工作。

  这是继嫦娥四号之后,人类航天器的第2次在月背软着陆。之后,嫦娥六号进行智能快速采样,按预定形式将珍贵的月球背面样品封装存放在上升器携带的贮存装置中,并开展相关科学探测。嫦娥六号着陆器携带的五星红旗在月球背面成功展开,实现我国首次在月球背面独立动态展示国旗。

  6月4日,嫦娥六号上升器完成世界首次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起飞,完成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之间的交会对接及样品转移。

  在新闻画面中,嫦娥六号在月背表采时留下的图案因为与“中”字相像,迅速引发热议。研制团队成员告诉记者,这个图案并不是设计而来的,而是任务实施的结果;因为月背环境特殊,它或将长久地留在那里。

  此后,嫦娥六号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经历了13天环月等待,此后在完成2次月地转移入射、1次轨道修正后,返回器于6月25日与轨道器分离,并携带月背样品重返地球,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

  如今,嫦娥六号已从38万公里外的月球背面携带“月壤”顺利返回,但“嫦娥奔月”的故事未完待续。

  我是中青报数智主播辰辉,一起奔向星辰大海,我们下次见!

  中国青年报社 出品

  记者:邱晨辉

  编辑:原春琳

  剪辑:李思佳(实习生)

  数智主播生成:邱晨辉

  视频/图片来源:国家航天局

  本次播报由中国青年报“青年语料库”支持

责任编辑:纪佳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