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期智:归国二十春秋 培养尖端人才
发稿时间:2024-06-13 20:56: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赵姝婧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洁
20年前初夏,从美国起飞,当飞机穿透云层,透过舷窗,“回国”是姚期智心中最坚定不移的声音。彼时,姚期智已经是世界著名计算机学家,是图灵奖创立以来唯一获奖的华裔学者,也是世界现代密码学基础的奠基人之一。
归国20年后,姚期智寄出一封信。这封信写给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姚期智汇报了自己回国任教20年来培养人才、科研创新等情况,表达了科技报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决心。6月11日下午,正在办公室工作的他,收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信中向他致以诚挚问候并提出殷切希望。
“感谢总书记对我回国20年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与肯定。回国20年来,我始终怀抱着对祖国发展的坚定信心,丝毫不曾忘却回归家园、建设祖国的初心,在清华大学全身心投身于培养尖端人才、推动学科交叉创新。能为祖国伟大复兴的事业尽个人微薄之力,是我引以为傲的成就,也是我毕生最大的荣幸。”姚期智说。
如果用一句话回顾20年,姚期智说:“生逢其时,当不负盛世。”
创办“姚班”“智班”为本科生制定培养方案
“我对祖国的未来有着坚定的信心。”20年前,姚期智在结束普林斯顿最后一堂课时公开坦言:“我将启程回家,回到我永恒的归宿——中国。”
57岁的姚期智放弃了在美国的一切。可以预见,如果未来继续留在美国,他将作为这一领域世界最顶尖的科学家,享受已有成功所带来的声望和财富。
2004年,姚期智辞去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职,8月16日全职加盟清华。2014年10月,他毅然放弃美国国籍。2016年,他和杨振宁先生一起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入职清华后,2005年,姚期智面向本科生创办了清华学堂计算机科学实验班,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姚班”。 姚期智亲自为本科生制定培养方案、编写教学计划、选聘授课教师。2010年以来,先后开设21门次课程,选课学生1083人,探索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模式。
最近十年,“姚班”学生在本科期间发表了423篇科研论文,有120人次在国际顶级会议上作大会报告;毕业生中已有38人学成后进入国内外一流大学任教,其中21人在国内执教(含留学回国引进16人)。
老先生毫不吝啬地分享了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最主要的“秘诀”——从全世界引进最优秀的年轻教师,“我们用最好的老师创造出最好的学习环境,年轻而优秀的学子就以老师为榜样,心无旁骛地潜心投入科研,跟着老师们奋力往前奔跑。”
他曾自己逐一面试、筛选出62位任课教师,手把手指导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姚班”先后获北京市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和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被国际同行誉为“最优秀的本科生和最优秀的本科教育”,迄今已培养出587名毕业生。
但“姚班”并不是姚期智回国后打造的唯一品牌,2019年,姚期智创办了清华学堂人工智能班,简称“智班”。2021年,清华大学量子信息班也在姚期智的带领下,正式启动招生。
姚期智曾说,归国以来党和人民曾给予了他很多荣誉,他倍加珍惜。但“天下第一等职业还是教书”,因此他最难忘的,是获得2019年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首个教学大师奖。
如今,77岁的姚期智仍然坚持为学生授课,自己先后讲授“理论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入门”“人工智能应用数学”等8门课程。
“我们的学生都非常聪明,如何能让这些聪明且有创造力的年轻人保持好奇心、激发求知欲,这是我们需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姚期智说。
让年轻人心无旁骛做原始创新性工作
如今,在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就职的徐葳等青年教师,几乎无一例外都是经过姚期智亲自面试进入研究院的。而他们放弃国外多年的工作和生活,选择来到清华,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那就是——姚期智。
2011年,姚期智推动建立交叉信息研究院,布局人工智能核心与交叉、量子计算、信息安全等前沿方向。
他发挥高端人才的“磁吸效应”,努力创造一流的学术生态环境。创院之初即吸引一批外籍博士后加入,外籍师资一度超过60%,近五年引进20名麻省理工、斯坦福等名校毕业生入职。
他如同一颗星,以赤诚之心召唤海外英才,逐渐汇聚星河璀璨。
“我认为引进人才的关键点在于环境。环境很重要,如果在清华这块沃土能够让科学家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同时聚集了一批同样高水平的科学家,我相信他们愿意来。”姚期智说。
2018年11月,姚期智带队赴美国面试优秀青年人才数十人,包括“姚班”校友在内的10多人受聘教职。同年全职引进密西根大学费米讲席教授、斯隆研究奖得主段路明,极大增强了清华量子信息领域的教学科研力量。
凭借姚期智在学术界的威望,以及段路明在物理学界的影响,积极延揽人才,量子信息领域一批年轻学者开始将目光投向清华。
多年来,清华大学量子信息中心在段路明等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2023年,段路明成为交叉信息研究院培养出的第一个院士。近日,段路明带领研究组首次实现基于数百离子量子比特的量子模拟计算,相关成果在《自然》官网在线发表,被《自然》审稿人称为“量子模拟领域的巨大进步”“值得关注的里程碑”。
当姚期智从一名研究者成为学院的管理者时,他深知,对于这些海外归来、满怀科研抱负的年轻人而言,“放手去做”显然比“什么都管”更具吸引力。他熟悉每一位老师,并对他们的个人发展给予充分关注。
“他们正在做一些不寻常的事情,我认为一定要有这样的一部分人,在自由的环境中心无旁骛地致力于‘从0到1’的原始创新性工作。我很高兴我们的老师能在这里做这样的事情。”
目前交叉信息研究院已集聚教研系列教师31人、研究人员9人,其中2020年以来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麻省理工、斯坦福等名校引进助理教授18人,平均年龄33岁,极大促进了人工智能领域的科研攻关及人才培养工作。“我坚信中国一定能够建成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姚期智说。
回国后先后三次“创业”
“我们自己常说,姚先生回国后有三次‘创业’——简称‘姚班’‘叉院’‘AI学院’。他明明可以走自己最熟悉的‘科研捷径’,但他每次偏要选择最为艰苦、风险最大的路,因为他想做出真正对国家的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有用的事。”在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工作,徐葳深受姚先生影响。
除了创办“姚班”“智班”,姚先生在今年开启了“第三次创业”。4月27日,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正式成立,姚期智有了一个新的身份——首任院长。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布局“人工智能核心”与“人工智能+”两大前沿方向,建设汇聚和培养顶级人才的平台基地。
姚期智在成立大会上表示,放眼世界,人工智能正在开启一场新的变革,这是一个令我们振奋的时代,也是给我们带来空前挑战的时代。
“当前,我国在人工智能应用上已处于世界前列,在理论突破及原始创新上已跻身一流行列,但仍未汇聚成流、不易产生重大突破。”姚期智说,“我们必须要掌握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才能够掌握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中国一定要在人工智能方面加快突破,以赢得发展的主动权,因此,我们责无旁贷。”
他认为,要不断攻克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及早应用到国家所需的关键领域,以机制创新建立学术界与产业界的良好合作桥梁。“我相信,中国一定能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姚期智说。
近日,这位老先生收到了总书记的回信,有两点令他尤为感触深刻:“一是总书记在开头赞许肯定我这20年的工作,特别提到‘潜心耕耘、默默奉献’,这让我非常感动和高兴。其实不只是我,清华很多同事都是如此,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精神,过去20年才能够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如今的成果。”
另一点令他感触深刻的是总书记对他的勉励:“坚守初心使命,发挥自身优势。”总书记期待姚期智,“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作出新的贡献”。
“我深切体会到总书记对于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的高度重视,我们都在参与具有高度战略意义的工作中,这是一个最好的机会,让我们能够使得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建设达到我们国家应有的高度。我们何其有幸在这个时代承担这样的任务。”姚期智说。
归国20年来,工作之余,姚期智便跟夫人储枫教授一起在清华园中散步,他们最喜欢工字厅前的两棵“鸽子树”(珙桐),从发芽到开花,每年四五月份他们都会携手来看一看。鸽子花开放,那时繁花满树,希望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