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5月10日电(记者 范宇斌)“因在法国开中餐馆,我意外促成了一段友城缔结的佳话。”近日,上海市侨商联合会副会长、上海市欧美同学会荷比卢分会会长、法国吕纳罗杰克金融集团副主席刘青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分享了一个趣事。
1998年,刘青在法国香槟—阿登大区色当市开了龙园大酒店。“开业当日,时任色当市市长尚-保罗·巴谢与宾客敬酒说‘qinqin’(音,法语干杯之意)。我以为有人在喊我小名‘青青’,猛回过头询问谁找我。一番沟通后,尚-保罗·巴谢大笑道‘原来你的中文名字是干杯’,这段趣事翌日登上了当地报纸,我因此和尚-保罗·巴谢成了好朋友。”刘青回忆道。
此后,在刘青的牵线搭桥下,浙江省金华市与色当市缔结友好城市。尚-保罗·巴谢担任法国香槟—阿登大区主席后,刘青又促成了法国香槟—阿登大区与江西省缔结友好省区。
上海侨商刘青(左一)参加中国江西省与法国香槟—阿登大区加强交流和深化合作协议签字仪式。 受访者供图
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改革开放以来,包括刘青在内的一批沪籍侨商奔走于中法、中欧之间,为中欧友好发展贡献“侨力量”。
刘青出生于华侨世家,其祖父祖母在法国、比利时、卢森堡扎根多年,创办“孔夫子”餐饮连锁店。改革开放后,其祖父祖母回到中国捐资办学、筑桥修路、捐资建设上海华侨大厦等。
刘青的旅欧故事从1985年开始,彼时伴随出国潮,15岁的刘青随家人从上海移居欧洲,先后在比利时、卢森堡、法国留学和工作。
据刘青回忆,初到欧洲,他就被当地发达的经济所吸引,也希望自己日后能在欧洲闯出一片天地。“当时,中国与欧洲发展水平差距很大,上海的街头大多数人还在骑自行车,比利时布鲁塞尔的街头汽车来来往往,很多跨国公司总部都设在布鲁塞尔。”
刘青一边读书,一边在家族的餐饮门店干活,学习中餐经营。毕业后,刘青开启自己的创业生涯。1994年以后,他先后在卢森堡创办上海花园饭店,在比利时创办中国城大酒店,在法国创办龙园大酒店。
“我开的中餐馆名字里都自带中国元素,厨师都是从香港、上海、扬州等地请过去的,主营粤菜、本帮菜、淮扬菜,生意很好,欧洲人爱吃煎炸食物,如糖醋排骨、咕咾肉、菠萝鸡等中国菜很受欢迎。”刘青说,为更好供应地道的中餐,他的中餐馆还在欧洲的农场专门种了小青菜、香菇、韭黄,养了大闸蟹,希望华侨华人在当地品尝到家乡味道。
北京烤鸭是中餐馆的热门菜。“店里平均每天要卖几十只北京烤鸭。”刘青谈及,北京烤鸭的名称里有“北京”两字,显得很亲切。“我们从菜名说起,告诉顾客北京是中国首都,历史悠久,明清时期的皇宫就在北京,还有万里长城,正好我们店里有一幅巨大的长城画,因此很多顾客都对这道菜印象深刻。”
上海侨商刘青在欧洲。 受访者供图
跟众多侨商一样,靠着菜刀、剪刀、剃刀“三把刀”起家,刘青在餐饮业发展蒸蒸日上的同时,也结识了不少金融界好友。卢森堡是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拥有众多国际大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总部。“很多金融界人士常来我的中餐馆吃饭,便都成了好朋友。”刘青说,他逐渐转型投身金融、地产等行业。
在刘青看来,他在欧洲的发展得益于时代的红利,但他的目标不止于此。他希望自己能搭起中欧交流的“连心桥”。2011年,刘青选择回中国发展,在上海涉足物流、贸易、金融、地产等产业的同时,也利用自身在欧洲的资源,帮助更多中国朋友开拓欧洲生意,介绍欧洲客商来华投资,共享中国大市场。
上海侨商刘青参加2024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 受访者供图
“侨商们大多具有国际化视野、现代化理念、专业化背景,是中外交流合作的桥梁,也如同融合剂和润滑剂。”刘青表示,“我们熟悉中欧的历史文化、市场现状、社会背景以及人际沟通方式等,很多事情在我们的牵线搭桥下更容易办成。”
最近,刘青正在洽谈中欧产业园、海归小镇等项目,希望能够落地上海。同时,他还看中了文旅下沉市场发展势头迅猛的新机遇,准备把荷兰旅游胜地羊角村的文旅模式引到上海郊区。
随着中欧多领域合作不断加深,今年刘青计划“多多行动起来”,继续奔走于中欧之间,为中欧发展牵线搭桥,并讲好中欧交流故事、华侨故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