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洁)在古代,贝壳是财富的象征,彰显着持有者的社会地位,又是宗教仪式的重要道具。近日,山东临淄徐家村南墓地M32中出土的三组贝壳画亮相,展现了战国时期的服饰风尚、仪式礼节、生活面貌、等级制度以及艺术风格。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与人类学系特别研究助理陈典和教授罗武干与多家单位合作研究,首次对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中山国遗址贝壳画图像成功复现,并就颜料、工艺及其他相关问题给出了明确的解答。相关成果近期已发表于国际文化遗产保护领域顶级期刊Journal of Cultural Heritage。
两件贝壳画的多视图。国科大供图
根据形态学特征,这两件贝壳在分类学上归属于帘蛤科文蛤属。该物种独具特色,其虹吸管较短,喜好在沙质底层进行浅钻活动,主要栖息于我国沿海的潮间带和潮下带。通过三维视频显微镜的观察,贝壳画的制作始于利用凸线精细勾勒和定位图像。这种类似浅浮雕的技法,被称为“减地”,其核心在于沿着轮廓线逐步刮削或磨平大片背景表面,以突显线条的立体感。通过持续的摩擦与抛光,线条被巧妙地凸起并逐渐变得圆润。
“在如此小巧而易碎的贝壳上完成如此复杂而精湛的工艺,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陈典提到。
本次研究的一件贝壳画:(a)CT处理后的图像;(b)线描图;(c)填充色块后的效果;(d)基于部分想象的最终图像效果 国科大供图
与凸起的轮廓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贝壳表面的某些区域更为凹陷,例如果树的纹理和一些衣物图案。这种凹凸有致的效果,加之颜料的层层叠加与贝壳自然弯曲的表面,使得绘画能够根据观察者的视角变化展现出纷繁复杂的细节。
本次研究的其中一件贝壳画:(a)CT处理后的图像;(b)线描图;(c)填充色块后的效果;(d)基于部分想象的最终图像效果
“这些颜料的选择不仅体现了古代工匠对色彩的精准把握,更彰显了他们在材料运用上的高超技艺。”罗武干提到,贝壳画作为在全球范围内仍备受欢迎的艺术形式的早期典范,它们可以与漆画、帛画以及青铜、玉雕等相关艺术材料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以进一步揭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