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艺)“诈骗分子对新技术类产品非常关注,比如 AI 换脸、 AI 变音,一看就是亲朋好友,一听就是亲朋好友的声音。这往往让受害人没有任何的防御能力。”北京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网络与信息安全专家孙涛正在关注当前出现的最新诈骗伎俩。
近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走进金融企业和电信企业,对企业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情况开展执法检查。执法检查组表示,加强源头管控、降低“两卡”(电话卡、银行卡)涉案风险,是反诈治理最重要的环节。
如今,反诈工作已成为斗智斗勇的技术博弈。孙涛介绍,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出于利益驱动,诈骗分子非常狡猾,想尽办法钻空子。作为运营商,他们监控异常行为的频次从一日发现一次,到建立小时级模型监控,再到分钟级、秒级发现用户的异常行为,一旦识别某个号码有异常拨打的行为,就会快速管控该号码。
怎么识别正常用户和异常用户?孙涛说,传统的诈骗识别方式是通过号码行为来实施的,早先模型管控比较关注呼叫行为的多少,频次的高低,以及打电话对端用户的数量,比如正常用户总有家人朋友等几个固定联系人,而诈骗分子在使用手机号码时一般没有这样重复的关系。
现在,电信企业更多的是采用大数据技术、机器学习发现用户是否异常。“诈骗分子尽力模拟一个正常用户的使用行为来拨打诈骗电话,实际上这种模拟行为能够被大数据明显看出其隐藏特征。”孙涛说。
孙涛介绍,目前北京移动的反诈大模型精准度约为96%,但面对全网约2300万的用户量,仍需继续提升。今年,他们将重点研究“准确识别AI换脸”技术。
参与执法检查的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副主任张雪梅关注到,目前在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中,占相当大比例的是帮信罪,尤其在未成年人犯罪中,帮信罪的比例和人数增长非常快。“很多孩子由于不了解或不小心导致号码流出,成为协助诈骗犯罪的角色”。
张雪梅认为,反诈工作不仅需要靠用户自己防范、办理环节提示,还要靠技术手段,最好能一键终结与号码关联的支付功能,免除大家的后顾之忧。
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呈现犯罪集团化运行、手段翻新变化快等突出特点,表现在银行端,主要是涉案账户治理在同业间存在明显的“挤出效应”,诈骗分子不断更新洗钱手法,柜面取现、资金转移手法层出不穷。
该负责人认为,银行在精准识别方面亟需发力。当前,受限于相对单一的客户身份识别手段,难以准确识别出高风险客户,过多要求客户提供佐证材料,则会引起客户不理解甚至投诉。此外,目前已有诈骗分子诱骗被骗的事主,参与涉案资金转移,进而导致正常账户涉案。
目前,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等8家银行已入驻北京市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心。截至2023年底,入驻银行累计协助查询研判各类涉案信息154万余条,协助分析研判涉案账户21.7万余个。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强化账户风险管控,按照“谁的客户谁负责”的原则,督导银行机构落实账户管理主体责任,开展账户风险排查,按照严控增量、压降存量思路,持续压降涉案账户。同时建立涉案账户倒查机制,会同公安、人行等部门,定期通报涉案账户情况,约谈涉案账户高发银行,督导银行开展涉案账户溯源倒查,并强化银警联动,协助追赃挽损。
张雪梅建议,加强跨部门、多领域的合作开展反诈工作,不论是企业环节、用户环节,还是行政部门监管环节、后续的司法环节,都应当有一个主线,就是维护好群众的财产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