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昶荣
近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主任王东信教授团队在知名医学期刊《英国医学杂志》(British Medical Journal)发表了题为《单次小剂量艾司氯胺酮用于产前抑郁母亲的效果:随机临床试验》(Efficacy of a single low dose of esketamine after childbirth for mothers with symptoms of prenatal depression: randomised clinical trail)的论著。
发表论文的截图。受访者供图
该研究在有产前抑郁症状的产妇群体中尝试应用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并评估其抗抑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发现分娩后即刻静脉输注小剂量艾司氯胺酮(0.2mg/kg)后,和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产后42天时抑郁发作的患病率降低了3/4,不良反应可耐受。
产后抑郁的社会关注度较高,对产妇和新生儿都有不利影响,甚至可能影响后代的远期认知和行为发育。由于孕产妇人群的特殊性,产后抑郁有效又安全的药物干预手段长期缺乏。因此这项研究成果,除了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外,也有十分重要的社会价值。为此,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专访了王东信教授,详细介绍了这项研究的相关工作。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据了解,艾司氯胺酮是手术中常用的麻醉镇痛药物,您是在怎样的契机下开展了这个药物新疗效的研究?
王东信:从化学成分角度来说,艾司氯胺酮是氯胺酮的右旋异构体(氯胺酮是两种对映异构体的混合物——记者注)。临床最早开始用的是氯胺酮,后来发现艾司氯胺酮和受体的结合更好,意味着作用也更强,所以就开发了艾司氯胺酮。
氯胺酮的抗抑郁作用是在临床试验中偶然发现的。后来,基于更多充分的临床试验,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FDA)批准艾司氯胺酮用于抑郁症的治疗,其适应症为其他药物无效、顽固性抑郁症。
我从做“住院医”时就开始使用氯胺酮,所以对这个药很熟悉。后来我们注意到围产期抑郁症的发生率比较高,研究一般认为其发生率约为15%~25%。基于氯胺酮在抗抑郁方面的作用,我们就考虑氯胺酮在围产期抑郁方面是否也会有相同作用。我们从2017年就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最开始是用氯胺酮,后来,又用艾司氯胺酮开展相关研究。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这是一项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于2020年至2022年间在中国5家三甲医院进行,共筛选了14243名孕妇,最终364例有产前抑郁症状的待产孕妇纳入研究。请问研究团队是基于哪些考虑来筛选受试者的?
王东信:我们主要筛选的是在产前有抑郁症状的女性,因为业内比较公认的是,产前抑郁是产后抑郁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如果以爱丁堡抑郁量表为检测工具的话,产前抑郁产妇有超过40%在产后42天还存在抑郁。
入组的364位孕妇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在胎儿娩出、脐带结扎后静脉输注小剂量艾司氯胺酮(0.2mg/kg)或生理盐水,输注时间40分钟。研究的主要终点是产后42天时抑郁发作的患病率。结果,输注艾司氯胺酮的试验组产后42天抑郁发作患病率为6.7%,输注生理盐水的对照组的患病率为25.4%。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研究结果显示,产妇输注小剂量艾司氯胺酮(0.2mg/kg)不良反应可耐受,请您介绍下这里的“不良反应”指什么。
王东信:在副作用方面,输注了艾司氯胺酮组产妇发生短暂神经精神症状的比例更高,约为45.1%。其中最常见的症状是头晕和复视(复视即老百姓说的看东西“双影”或“重影”——记者注),大约10%的受试者需要暂停给药,等症状缓解后再继续;少数受试者给药后出现了幻觉。但是上述神经精神症状为自限性,持续不超过一天,且无需药物干预。与试验组45.1%发生率相对应的是,对照组中约有22.0%的产妇也出现了头晕症状。
两组产妇产后开始哺乳的时间没有差别。药物是否会通过乳汁影响新生儿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根据我们的观察,两组新生儿的并发症方面没有明显差别。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如果其他医院也想将这个药物应用于防治产后抑郁症,需要具备怎样的条件?
王东信:判定哪些孕产妇需要使用这个药应该在精神科医生指导下进行。给药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一些副作用,因此需要监测,可以由精神科医生监测,也可以由麻醉科医生监测,因为这个药是麻醉科常用药物。
备注:该研究的发起单位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合作单位包括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和国际麻醉与患者预后研究联盟(Outcomes Research Consortium)等。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高水平医院临床研究基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交叉基金以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课题分中心)第二批“4+X临床研究启动项目”基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