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警官博主提醒,手机号被注销后,下一个用你手机号的人,可以用手机验证码登录你的支付宝、微信等各类软件,后果不堪设想,“不妨多做一步,将相关绑定此手机号的软件统统解绑”。
这一提醒,绝非多余。当前,以手机号为原点,已经形成了一个包括用户、运营商和平台等在内的生态链。当下各类平台逢注册必要求关联手机号,用户手机号被使用的场景十分频繁。一旦手机号注销前解绑不及时,轻则会导致账号无法使用、个人隐私泄露,更有甚者则会造成难以估量的财产损失。
手机号作为一种重要社会资源,被注销后由运营商投入“号码池”进行二次或多次销售,这一点无可厚非。然而,如何保障公民的隐私安全,如何切实消除由此带来的各类风险,是一个必须正视且亟待解决的现实命题。
解决手机号注销后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担子不能只由用户个人扛,风险也不能让他们独自承担。无论运营商还是相关平台等,都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发生之前。
目前,针对“注销手机号后的风险”这一关切,三大运营商客服均作出回应,并纷纷支招。比如,可通过工信部推出的“一证通查”功能查询名下手机号关联的互联网账号数量。据了解,“一证通查”功能已经支持查询微信、QQ、淘宝、支付宝、抖音等多个App的账号绑定情况。
这些建议很实用,同时也应看到,除了给用户支招,也要针对公众的焦虑和痛点出招。比如,在用户的手机号注销之前,对相关的风险和建议的操作进行充分的提示。在手机号重新投入“号码池”之前,目前仅仅90天的“冷静期”是否能再延长一些,以便给用户留出更充分的处置余地。
此外,“一号通查”服务也值得扩大应用和推广范围。目前这项服务还仅限于一些互联网平台,难以覆盖普通用户日常生活所需,还有很多数据堵点期待打通。对于各平台来说,在解除账号绑定等方面也应展现更多诚意,通过采用更加多样的用户行为鉴权方式,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供更加方便的服务。
手机号注销后带来的隐患,不容忽略,解决这个难题慢不得、拖不得。对此,广大用户既要在注销手机号前尽量做到账号绑定应解尽解,相关主体也要主动伸出手、搭把手,出台一些切实管用的办法。
海报设计:王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