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艳阳天,牧牛到村边,野花红又妍,山草青又鲜,黄莺在枝头叫,白鹅戏水间,今日风光好,山歌唱连天,唱连天”,这是京剧《小放牛》里的唱词。《小放牛》从杜牧《清明》“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句化出。这出戏没什么剧情,只是村姑要到杏花村打酒,向牧童问路,两人对唱一番。很多剧种都有此剧,且长演不衰。
在即将到来的清明节,读者虽碰不到牧牛的童子、沽酒的村姑,却能切实体会到这首有烟雨、有杏花、有美酒的名作意境。
清明时节,古人总想饮几杯酒,而这酒要幕天席地,一边观花赏景一边品味。若少了美景、美酒,节过得减了成色,是为“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有酒、有花,还有美味。清明节的吃食常为绿色。南方盛行的青团和各种粑、粿,不管馅儿是荤是素,外表都用艾草等染绿,应和清明之“清”。清明节多冷食,源于现在的清明节吸收了曾经的寒食节风俗。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需断火食冷。如果谨遵寒食古意,南方有青团可吃,北方大概只好啃冷馒头。好在国人灵活,并不较真,以适口为要,当季时鲜都要尝尝,做法也就不论冷热。清明前后螺肉肥美,有“清明螺,赛肥鹅”的说法。吃螺成了清明习俗,有明目、消食之效,尤其适合佐酒,可以和杏花村美酒一同“服用”。
杏花村一说在山西,寒食节古时也以晋地最盛行,盖因节日的来源出自山西。在这个流传2000多年的故事里,介子推割股奉君(重耳),却不争利禄,带着老母亲隐居绵山。晋文公重耳焚绵山欲逼出介子推,介子推母子誓死不出,烧死在大柳树下。晋文公找到他们的尸体,甚是后悔,折了一支幸存的柳枝插入土中。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放火烧山的那天定为寒食节,每年到了这一天,都要禁忌烟火,只能吃寒食。而今绵山还有介公岭、介公祠,纪念介子推。
柳树极易成活。唐朝长安送人出京,都要折柳相赠,盼望早日归来。随手插在河边的柳枝,待远行客数载风尘再到京城,已在水滨摇曳了。柳也是清明民俗的一部分。有的地方清明日出前在门前插柳,用以攘避火灾,此处能看到介子推故事的影子。还有的地方称清明为插柳日,这天如果下雨,则本年无旱灾。明清时候,南北也都有清明簪柳的风俗,以头戴柳枝为当日时尚。更有意思的是,还有人清明时,用柳枝给狗做一个项圈,这样狗就不会狂吠。
除了在柳枝上做文章,清明还宜荡秋千、放风筝,更不可少的是踏青出游,这与清明吸收的另一个节日上巳节的习俗有关。上巳本为农历三月第一个巳日,后以三月三为上巳,当天要到水边沐浴,称为“祓禊”,有去除不祥之意。后世文人更想出了曲水流觞,饮酒、作诗的活动。再后来,仕宦人家在家中布置曲水流觞亭,不出门就可以享受山林的乐趣。北京故宫乾隆花园中有一座禊赏亭,供乾隆帝流觞所用。
历史上最著名的曲水流觞,当然是东晋永和九年于会稽山阴的那一次。谢安、孙绰和琅琊王氏一众子弟参加了当日活动,他们的名字仅在史书中,唯有东床坦腹的王羲之以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家喻户晓。时至今日在绍兴仍有流觞遗迹,游人可以缘溪而行,想象当年的情景,也可欣赏相传为王羲之父子二人接力完成的“鹅池”两个大字,再到兰亭诗碑,重读王羲之这篇名文。
“一觞一咏”“极视听之娱”,王羲之终于由喜而悲,生出“死生亦大矣”“痛哉”“悲夫”的感慨。在这春天里,李白则是先悲后喜,从“浮生若梦”想到不可虚度光阴的“秉烛夜游”,更要“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恼人的春光牵动文人的神经,在悲欢的两极跳跃。过度的悲或喜都不可取,我们应该像孔子弟子曾点一样,拥有舒缓、放松的心情,在上巳日“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对曾点的想法也很认同,正所谓“吾与点也”。
辛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