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让境外人士不再“有钱难花”体现格局与智慧

发稿时间:2024-02-28 06:50: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杨鑫宇 中国青年网

  2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会议强调,要聚焦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支付不便问题,加强协同配合,加大必要的资源投入,多措并举打通服务堵点,推动移动支付、银行卡、现金等多种支付方式并行发展、相互补充。

  境外游客数量回升,有助于我国旅游业加速复苏,进而创造更多外汇收入与就业机会。营造便利境外人士往来、生活的社会环境,更有助于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协作。

  支付服务虽然只是生活中的小细节,却影响着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对境外人士而言,不论是短期来华旅游,还是长期在华工作,其每天的行程,多多少少都要和钱打交道,尤其是游客,更需要面对大量的支付场景。对那些向境外人士销售商品或服务的中国商家而言,外国人花钱越便利,也意味着他们能越顺畅地赚钱。

  外国人在中国花钱难在何处?其中的主要矛盾,就在于移动支付或者说“扫码支付”在中国的普及程度普遍高于境外来华人士的母国。此前,许多就此问题向政府提出建议的建言者,都举出过自己见到的例子:一方面,许多外国人初来乍到,依然习惯用现金或信用卡结账,因此常在一些支付场景碰壁;另一方面,即便一些外国人愿意拥抱新生事物,想要体验移动支付,也可能遇到各种壁垒。

  就我国法律而言,任何商家都不得拒收人民币现金。与此同时,用于刷卡消费的POS机,在主流商家也相对普及。但是,消费者的实际体验并不理想。关于使用现金的问题,都不用问外国人,国内早有许多网友分享过自己在各种消费场合想用现金付款,却让商家面露难色的经历。而在刷卡这件事上,《中国新闻周刊》的报道则指出:往往只有酒店等大型机构能充分保障境外人士顺利使用VISA、万事达等信用卡,一旦到了小店,信用卡就不灵了,甚至一些具备刷卡服务能力的商家,也会用“机器坏了”“员工不会用”之类的理由搪塞。而在移动支付一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主流支付软件都无法绑定境外银行卡,这导致外国人即便注册了账户,也只能当个摆设,扫得了码,付不了款,客观上形成了“两头堵”的局面。虽然目前微信、支付宝都在提升用户体验,逐步向境外用户开放更多功能,但要彻底消除支付壁垒,让境外人士在中国“想花就花”,依然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值得注意的是,近一年来,在网络舆论场上,每当有人提起为境外人士来华提供便利的问题,都有反对者认为:外国人来到中国,就该入乡随俗、主动适应中国的社会环境,中国人没有必要也不应该一味“讨好”外国人。尤其是在支付渠道这件事上,中国较早普及移动支付,客观上比发达国家更为先进,更容易让人生出“凭什么要我们‘低就’外国人”的感慨。

  从情绪的角度出发,可以理解为什么有人会这么想。但是,这样的观点并不理性,也不利于最大化实现中国的国家利益。中国的发展,与对外开放的政策密切相关。在包括但不限于支付渠道的各个领域为境外人士来华提供便利,从来不是为了讨好谁、迁就谁,而是为了让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进而为中国创造更多发展机会,同时在国际上营造出更具吸引力的中国形象。对中国人而言,我们当然可以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并且骄傲于我们在移动支付等领域的领先地位,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给境外人士提供便利服务,使他们更好地与中国社会互动,进而给中国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随着国家出台措施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解决外籍来华人员支付不便问题,各级有关部门与商业主体还应在观念上跟上,坚决贯彻实施,做好这项利人利己的工作。一个繁荣而开放的中国,从来不会因为向外国人提供优质服务,就折损了自身的尊严,而只会因此进一步彰显出大国的格局与智慧。

  杨鑫宇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让境外人士不再“有钱难花”体现格局与智慧
责任编辑:高秀木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