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北京,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人们在“明灯:从威廉·莫里斯到麦金托什”特展中参观。来自英国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简称“V&A博物馆”)和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等机构和藏家的近200件展品,向观众展现了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上半叶英国工艺美术运动时期书籍装帧、插画艺术、家居染织、金属工艺、陶瓷装饰、建筑设计等领域的成就。
工艺美术运动的萌芽可以追溯至19世纪50年代,在1880年至1920年间蓬勃发展,其主要理念在于反对“没有灵魂”的工业产品,将手工制作工艺引入生产,制造精致且实用的用品。该运动在设计界影响深远,遍及欧美以至世界范围。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
2月5日,北京,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明灯:从威廉·莫里斯到麦金托什”特展中,威廉·莫里斯设计的家居纺织物图案“草莓小偷”。威廉·莫里斯是19世纪英国设计师、诗人、企业家和社会改革家,是工艺美术运动的创始人之一。1861 年,新婚的莫里斯为新家选购合适的家具时大失所望,于是成立了自己的公司(1875年起命名为“莫里斯公司”),与艺术家、设计师和手工艺人合作设计制作壁纸、刺绣、纺织品、彩绘玻璃瓷砖和家具等,并从事室内装饰。威廉·莫里斯设计“草莓小偷”的灵感来源于他在花园里发现画眉鸟偷吃水果的场景。这个纹样的制作最初使用了复杂的“靛蓝拔染印花技术”,成本高、工期长,但依然成为莫里斯最成功、最知名的设计。本次展览中亦展出了“草莓小偷”的印版。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
2月5日,北京,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19世纪60年代-70年代,莫里斯公司设计的苍鹭装饰砖(后排左)和母鸡带小鸡装饰砖(后排右)。莫里斯公司自19世纪60年代起便设计了很多室内装饰瓷砖,受到中国和日本的陶瓷艺术影响,产生了一批文化性与装饰性并重的陶瓷工艺制品。这部分展品通过与相关的中国陶瓷品类对比呈现了陶瓷艺术的东西方文化碰撞。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
2月5日,北京,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参观者在一件产于1900年的英国挂毯前驻足。挂毯上,果树女神波摩娜置身于草莓、雏菊、百合、石竹、铃兰和康乃馨的簇拥之中,呈现出浪漫而高贵的装饰效果。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
2月5日,北京,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参观者在观看一件来自英国20世纪初的珐琅银器。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
2月5日,北京,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两名参观者在观展。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
2月5日,北京,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一名参观者在拍摄一件来自英国的银器。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
2月5日,北京,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来自英国20世纪初的家具配件样品展板。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
2月5日,北京,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一份来自英国20世纪初的海报设计图。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
2月5日,北京,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参观者们在一件19世纪末表现英国传奇故事的刺绣图片前交流。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
2月5日,北京,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参观者在观看一件刺绣饰片。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
2月5日,北京,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英国美学家罗杰·弗莱设计的床。罗杰·弗莱与莫里斯一样,试图消解艺术与装饰艺术之间的人为界限。1913年,弗莱创办了欧米茄工坊,汇聚了凡妮莎·贝尔、邓肯·格兰特等颇具创造性的艺术家,共同为陶瓷、织毯、家具、服饰等家居用品以及手工艺制品注入了形式美感以及浓厚的艺术气息,呈现出富于休闲性、舒适型、私密性与多样性的家居氛围。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
2月5日,北京,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一名背着展览周边帆布包的参观者在观展。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