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生态环境部答中青报:污染防治攻坚推进到哪里,信息化就覆盖到哪里

发稿时间:2024-01-30 22:13:00 作者:张艺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月30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艺)生态环境执法监督的线上“战场”已经开辟。生态环境部今天举办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副主任李红兵在答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提问时表示,目前已做到“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到哪里,信息化就覆盖到哪里”。

1月30日,生态环境部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副主任李红兵。

  近日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提出,深化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构建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实施生态环境信息化工程,加强数据资源集成共享和综合开发利用。

  李红兵介绍,目前,生态环境部积极建设智慧高效的数字化治理体系,构建生态环境综合管理信息化平台,集成生态环境、气象、水利、交通、电力等多元数据,形成环境质量、污染源、自然生态等9类数据资源;打造生态环境信息化大系统,完成大气、行政许可、土壤执法等40余个专题应用,实现“一图统揽、一屏调度”;推进生态环境信息化“四统一、五集中”,即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运维,以及数据集中、资金集中、人员集中、技术集中、管理集中。

  “目前,信息化基础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干部队伍数字素养明显提升,为协同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李红兵说,空气质量保障和监督帮扶、水环境、污染地块、项目环评、排污许可、碳市场等数据和场景也在深化应用中。

  在过去几年的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生态环境部就已协同推进“线上和线下”两个战场。生态环境部新任新闻发言人、宣传教育司司长裴晓菲介绍,2023年秋冬季以来,开展了8轮大气污染现场和远程监督帮扶,发现问题企业1.6万余家,推动解决涉气环境问题3.2万余个。

  1月30日,生态环境部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宣传教育司司长裴晓菲。

  裴晓菲说,过去一年,生态环境部通过远程推送识别线索,指导地方自查发现解决环境问题1万余个。利用卫星遥感、空气质量监测网络、污染源自动监测、用电监控等技术手段,融合各类数据信息,构建算法模型,精准识别问题线索,目前问题识别准确率已经达到85%以上。

责任编辑:张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