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盯着夜校的年轻人,已经转头抢这波“福利”了

发稿时间:2023-12-29 14:46:00 来源:中国青年报官微 中国青年网

  最近,夜校突然火了

  夜校一课难求,得抢!还贵!

  于是,“求知若渴”的年轻人们

  指尖划着“云逛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成都博物馆、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

  ......

  随着越来越多的博物馆线上营业

  云逛展的观众也越来越多

  这些特展直播,累计观看人次超870万

  ↓↓↓

  3月31日晚

  在“从波提切利到梵高:

  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直播中

  马奈的《咖啡厅演奏会的一角》、

  莫奈的《鸢尾花》等教科书上的名作

  梵高的《长草地与蝴蝶》

  都是此次展览的重磅作品

  “梵高的真迹能来展出

  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

  上海博物馆展览部副主任褚馨

  为大家解读了这幅画作背后的故事

  “每一笔每一画都是梵高

  用不同颜色堆积起来的艺术表达”

  7月31日晚

  正值成都大运会火热进行中

  “字字珠玑——探秘汉字中国特展”开播

  2个多小时直播里

  300多万网友在线“云逛展”

  “零距离”触摸“汉字中国”特展的独特魅力

  沉浸式感受博物馆奇妙“夜”

  成都博物馆将全国20个省市地区的

  40多个文博机构的文物汇聚一堂

  在此次特展中

  贾湖刻符龟甲、殷墟甲骨、

  史墙盘、晋公盘、秦公钟、中山王圆壶、

  秦始皇二十六年铜诏版等国宝重器

  皆是首次在蓉展出

  不得不说

  “互联网+博物馆”突破了空间限制

  博物馆的功能被极大拓展

  亲近文物、感受人类文明精粹

  正成为一种新风尚

  另有报告显示

  过去一年

  博物馆内容直播观看人次

  同比增长281%,点赞量超过12亿次

  9月14日

  “揭秘三星堆”特别直播

  在两个多小时时间里

  就吸引了逾百万网友

  云逛“堆堆”新家,在线“揭秘三星堆”

  嘉宾们结合文物特点、背景故事带大家“沉浸式”体验了一堂生动的文化公开课

  网友们通过精彩的直播镜头

  仿佛与三星堆的文物们零距离

  无不令人感叹

  古人精湛的工艺手法和丰富的想象力

  “震撼!不可思议!”“未来一定要去三星堆博物馆打卡”……网友们纷纷在评论区感叹古蜀文明的辉煌灿烂

  值得一提的是

  为了带网友深入了解古蜀文明

  金沙博物馆9月15日推出的

  “吉金万里——中国西南地区青铜文明展”特别直播中

  创新性地运用了AI模拟现实技术

  将金沙遗址和盐源老龙头遗址发掘现场

  “搬运”到了展厅内

  通过嘉宾精彩的讲述

  还原了文物出土的全过程

  让网友对文物的“前世今生”

  有了更加深刻具体的认识

  短视频平台作为

  “博物馆热”的“催化剂”

  提供便利的同时

  迅速拉近与年轻人群体之间的距离

  但有媒体指出

  要警惕泛娱乐化倾向

  除了打卡以外,更要关注藏品本身

  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远内核

  事实上

  如今的特展直播不仅有内核

  更是硬核

  就12月5日

  “给生活加点唐”特别直播

  在@西安博物院 官方抖音上线

  2个小时的直播

  累计获得超过100万人次观看

  主办方邀请国风达人

  共同策划推出了

  系列唐朝主题变装玩法

  展现唐代风物、文化的魅力

  不少颜值达人变装成为唐朝美人

  展示唐代的服饰、妆容、发饰、器物

  将大唐盛世的雍容气度

  再一次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这些都是线下很难接触到的

  “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

  许多年轻人走进博物馆

  是为了探索历史与文化的魅力

  给自己加一顿精神上的“营养餐”

  不久前,中国青年报

  一项调查结果显示

  近80%的受访大学生

  喜爱观看与博物馆相关的长短视频

  关于未来博物馆的发展

  77.33%的受访大学生

  认同要合理运用科技手段

  “从透纳到莱顿”专场直播带大家走进“英国绘画的黄金时代”,沉浸式感受英国艺术名作的魅力

  人民日报曾发表评论

  随着展览的创新、技术的革新、

  教育的开展,馆内和馆外协同

  线上和线下联动

  博物馆将串联起时间的珍珠

  为观众打开上下几千年的浩瀚世界

  走向更加光彩夺目的未来

  花样翻新的文物

  与博物馆叙事方式不断出现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了

  走进百姓生活

  走进年轻人的“备忘录”

  希望被“博物馆热”吸引的年轻人能真正爱上博物馆

  用纯粹的内心去感知藏品的价值以博物馆为起点

  将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传播

  向更广阔的天地

  来源:中国青年报(ID:zqbcyol 整理:陈垠杉)综合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人民日报评论等

原标题:热点 | 盯着夜校的年轻人,已经转头抢这波“福利”了→
责任编辑:张毅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