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上午,东方甄选“小作文风波”迎来阶段性结局。该公司董事会通过官方账号宣布:俞敏洪兼任东方甄选CEO,免去孙东旭东方甄选执行董事、CEO职务,即日生效。对于这一结果,有网友戏称,新东方终于在董宇辉与孙东旭的“二选一”中做出了决定。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此前,俞敏洪曾这样评价这场风波:“本来是一件内部的小事,因为处理不当,变成了汹涌澎湃的网络舆情。”但在关注此事、促成舆情的众多网友眼里,这件“小事”显然不小,也不只是一家企业内部的问题,而牵扯到了某些敏感、复杂的公众情绪。
梳理时间线可知,冲突源于东方甄选小编的“居功”表述,引发了部分董宇辉粉丝的不满。此后,随着东方甄选CEO孙东旭入场表态,公众看待此事的框架便产生了变化。
由于孙东旭发言态度不佳,且夹带着各种将矛头指向董宇辉的暗示性表达,很多原本只是“吃瓜”的网友都联想到了“领导嫉贤妒能,授意下属给优秀员工穿小鞋”之类的经典职场戏码。至此,这场风波不再单纯是一名主播与其同事、上司的纠纷,而变成了让众多职场“打工人”共情的公共事件。
基于此,众多网民、博主与媒体纷纷关注此事。其中有观点从商业逻辑入手,分析上司如何与“功高盖主”的员工相处,进而思考企业管理之道。也有观点以更接地气的视角,用为人处世的朴素逻辑审视事件中的是非。还有观点将此事与最近董明珠对孟羽童的评价联系起来,探讨舆论风向折射出的当代青年职场观念变化。这些看法让上述事件变成了一个“万花筒”,使每个人都能从中看到不同的风景。
对此,《新民周刊》写道:“超级网红对于每一个公司都是稀缺的,然而,当一个个体走红后,对于公司的组织架构必然是一次考验。”金融专家盘和林认为,这种流量聚集的马太效应是双刃剑。“不管东方甄选内部人员服不服,现阶段东方甄选就要围绕董宇辉来经营,就像李佳琦的运营模式那样,有余力了再扶持多个IP。其次,董宇辉不可替代,俞敏洪自己尝试过带货,并不能卖出去东西,这说明董宇辉的成功有能力和运气的双重因素,换句话就是消费者的眼缘好。”
之前与新东方渊源颇深,目前在直播带货领域创业的罗永浩也直言,如果手底下有一个人比老板强,这种场面是最好处理的,比如说你是老板,员工样样都比你强,这时真正难处理的其实不是老板,是员工,“员工就觉得我是做了一些贡献,得了一些回报,但我是不是要稍稍克制一下,免得同事们觉得我膨胀,或者江湖上认为我功高震主之类的。一个有格局的领导,人前人后就夸他,这时候所有人都觉得这个老板太牛了”。
面对中新网国是直通车采访,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何青博士认为,流量非常集中的个人IP与经济主体间的矛盾不能排除与分配有关,良好的运营机制一般与科学合理的分配机制紧密相连。如果个人在企业运营中贡献与收益严重失衡,则容易导致人才流失。反之,如果个人贡献并不能影响企业的大局,发生矛盾时自会让个人离开。合理的人才流动也是为市场增加新的活力。
图片来源:极目新闻
董宇辉的成功,原本是一段职场佳话,但却走到这一步——这是偶然还是必然?对此,《扬子晚报》评论认为这是“偶然中的必然”。文章写道:实际上,董宇辉和东方甄选遇到的问题,在历史上就不断上演过,自古有韩信岳飞功高震主,现在有李子柒、孟羽童、辛巴、罗永浩一票子人卷入过和平台的纠葛中,可以说,只要网红做大到一定程度,和平台发生矛盾是必然的事情,矛盾的原因无外乎是两点:权、钱——网红们想要更多的话语权,想要“一哥”、“头牌”这样的身份地位,想要赚更多的钱;平台们则希望自己有更多的话语权,希望旗下网红百花齐放,毕竟有竞争好管理,一家独大难管理。
说到孟羽童,这两天,“董明珠批判孟羽童”的新闻热度正好也不低。《南方都市报》的一篇评论,就把两件事放到了一起来说。文章写道:“孟羽童的处境与如今大红大紫的董宇辉有些像……现实中很多顶流网红都是自己开公司,而不是满足于在别人的公司做一个‘打工人’,原因无他,有了名气以后,他们能吸引大量的资源,有足够的能量单独去创业。而如果继续待在公司,双方就要重新定位,彼此适应新的角色,如果调整得好,那还能一起做事业;如果调整不好,最后的结果必然就是分道扬镳。
关于年轻的职场人该追求什么、该不该对用人单位“感恩”的问题,有网友表示:“怎么说呢,饱汉不知饿汉饥。梦想这个东西听起来不错也很高大上,但是作为普通人先谋生才有资格谈梦想。”还有网友对董明珠的观点评价称:“画饼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怎么还和一个大学生过不去?”在茫茫人海中,有董宇辉、孟羽童这样能力的人不多,能碰到如此机遇的人更少,但普通人之所以能够和他们共情,归根结底是因为大家都处于相似的地位,希望在职场上得到企业和领导的尊重与平等对待。读懂了这种情绪,也就读懂了当下的舆论,这应该是此事留给社会的更重要的启示。
媒体札记,中国青年报评论员带您品评一周时事热点,我们下期再见。
撰文/杨鑫宇
编辑/黄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