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豪 邱晨辉
在中国西北大漠、戈壁深处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又名东风航天城),一家名为“瓷航”的航天纪念品文创店从2000年开到了现在。
爱笑、爱交朋友的老板娘周少秋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开店这么久,她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很多来航天城的新朋友。新朋友游玩下来变身“航天迷”,也变成她店里的“忠实粉丝”。
每逢航天城有重大发射任务,店里都会上新与此相关的文创产品,周少秋也会发个朋友圈,有人下单购买,有人围观点赞,还有人半开玩笑半认真地留言:看了老板娘的朋友圈,就好像重温了一遍近些年中国航天的闪光时刻。
在小店见证航天发展
朋友们的认可让周少秋很自豪。她说,现在“瓷航”只有60多平方米,却陈列着数百种航天周边产品。
这是周少秋20多年前“想不到”的事情,她说,在2019年前,“瓷航”的名字叫“仁和精品”。它是航天城里的第一家纪念品商店,刚开业那会儿还没有“文创”的概念,只是售卖一些模型。模型大都也是放置在商场、写字楼里的摆件,体积庞大、式样单一、价格昂贵。
当时,“航天”在大部分人眼里,是个神秘且遥不可及的领域。远在西北的东风航天城自然也披上了神秘色彩,来周少秋店里的人要么是“公干”,要么是资深“航天迷”。他们常向周少秋抱怨,来这一趟儿不容易,参观完很震撼,想带点东西回去,却没什么可带的。
作为我国组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航天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见证中国航天从起飞到腾飞的辉煌历程。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从这里升起,我国第一位飞天航天员杨利伟从这里飞向太空,中华民族千百年的飞天夙愿在这里圆梦。
周少秋十分理解来访者想把参观航天城的珍贵记忆用物品承载并带回家中的心情。然而,彼时我国航天事业正处于爬坡阶段,从上到下的注意力更多停留在技术攻关方面,对航天成果的宣传较少,市面上,鲜有生产航天周边产品的厂家,周少秋的小店只能不温不火地经营着。
这一状况随着近些年中国航天大放异彩而有了改善:“神舟”问天、“嫦娥”揽月、“北斗”指路、“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悟空”“慧眼”探索宇宙奥秘……中国航天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追逐的领域。
周少秋和女儿赵梦漪在神十六发射现场留影。受访者供图
与此同时,航天事业与年轻人之间的距离也变得越来越近——国务院在2016年批复同意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东风航天城在2017年被国家旅游局、中国科学院推选为“首批中国十大科技旅游基地”;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等也面向市场,探索航天科普研学领域,设计出一系列文创产品;还有多个品牌与中国航天IP联名,让大众眼中略有冰冷和距离感的大国重器,有了不失温暖、趣味的“表达方式”。
作为一个展示窗口,“仁和精品”搬到离游客住宿区更近的地方,并改名为听起来更新潮的“瓷航”商店,货架上的商品同步升级迭代:品类从无人航天器、载人航天器、运载火箭、导弹武器的模型扩展到衣服、包包、钥匙扣等实用产品;风格从磅礴大气转换为可爱卡通;价格从上千元降到几十元、十几元……
“航天回忆现在可以‘便携式’带走了。”周少秋欣喜于眼下的变化。
在小店延续航天情怀
经营小店是生计,在周少秋眼里,这也是在弘扬航天精神。
20世纪90年代,周少秋从浙江温州来到航天城,投奔在这里工作的姑姑、姑父。姑父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他们义无反顾告别家乡,跨越大半个中国,在东风航天城一待就是一辈子。
后来,周少秋在这里成家,嫁的老公还是“航天人”。
她熟知身边很多人的经历,打心眼儿里佩服航天工作者艰苦奋斗、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受此感染,她也想为这里的建设出一份力。文创小店,就是帮周少秋实现心愿的一座桥梁。
周少秋和女儿在小店查看产品。受访者供图
每次任务前后,她便热情招呼来此的顾客,帮他们挑选、代购心仪商品,还主动加顾客的微信,分享一些航天成果。有朋友来航天城参观,她帮着协调、对接。
周少秋成了“航天迷”。不仅时刻关注家门口的动静,还跑到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去“追星”。
受家人影响,周少秋21岁的女儿赵梦漪,同样想通过自己的方式传播航天精神。正在上海理工大学读大三的她,一有空就会为“瓷航”设计独家文创。
赵梦漪观察到,来航天城研学的青少年越来越多,孩子们对航天事业都很热爱,但“瓷航”的商品还有些“滞后”,不合年轻人的胃口。所以,每次旅游,她都会留意各个地方的文创产品,思考如何将外界的优点与航天IP结合起来。
今年,赵梦漪为店里打造出两款“爆品”——“中国空间站”手账本和航天城“路牌”冰箱贴。
其中,手账本的封面以橙色、蓝色为主配色,中间是可拆卸、粘贴到衣服上的“中国空间站”标识,还配有编织挂绳,里面则将明信片、飞行任务标识、空间站概念图、活页纸组合在一起。她还订购、制作了一批航天印章,让顾客亲手盖章、打卡。
冰箱贴蹭了航天城更换路牌的“热度”,用“想你的风是东风”“向太空许愿在东风相见”等“土味情话”,展示航天人的别样浪漫。
赵梦漪说,作为在航天城长大的孩子,自己更能直观地感受到科技的进步和祖国的富强,她很骄傲,也深知更有责任去做一名“传播者”。“当我们的文创产品越来越精美,可能就会被别人带到更远的地方去,让更多人了解祖国的航天事业,更好传播航天文化、航天精神。”她说。
提及女儿,周少秋满眼笑意。她说,这是小店之外,另一种航天情怀的延续。今后,她会和家人一道为航天城尽上微小心意,她也盼望着祖国的航天事业越来越好,“让普通老百姓也有机会坐着火箭上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