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农民日报头版评论:消费“伪苦难”,是对农民的多重伤害

发稿时间:2023-09-22 07:38:00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施维 中国青年网

  9月,四川省凉山州等地的石榴进入成熟季。在网络上,出现了多段情节类似的短视频:老人向路边车辆推销石榴,但车内人员却将石榴扔到地上,老人随后默默将石榴捡起,弯腰鞠躬……这些令人心酸的视频片段,让网友瞬间破防,引发大量转发和关注同情。但是经过媒体调查显示,此系虚假摆拍,商家旨在通过视频引流牟利。

  还是相同的配方,还是一样的味道!近年来,电商平台上此类营销手段屡见不鲜,人们称之为“卖惨式”营销。其实,它卖的不是“惨”,而是“伪惨”,是虚假的苦、伪造的难。类似的套路还有很多:破旧的小屋里,年迈的奶奶带着小女孩蹲在地上吃土豆;贫瘠的土地上,年幼的姐姐背着更年幼的弟弟做农活……虽然角度和手法各异,但路数是相同的,无不是通过虚构生活场景和事实,大肆渲染、假扮贫苦以达到收割流量牟利的目的。近日,四川省凉山州通报了“凉山曲布”“赵灵儿”等多名粉丝数百万的“网红”,因虚假宣传、销售假货被查的案例,揭示了其炮制“视觉贫困”的生意经。

  当苦难、贫困变成一种商品时,这已是对社会公信力的一种极大透支;而消费“伪苦难”,更是对农民和全社会的多重伤害。表面上来看,这似乎起到了推动农产品销售的作用。但事实上,很多网红不只是视频内容造假,其销售的农产品也为假冒。“凉山曲布”“赵灵儿”两个网红账号,从成都、南京等外地食品公司低价购入蜂蜜、核桃等农副产品,假冒“大凉山特色农产品”商标,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在全国范围内销售,涉案金额超过千万元,这不仅挤压了地方农特产品的市场,还损害了大凉山的品牌;而且,视频的内容虽然是假的,但不少出镜的农民却是真的,他们多是被网红机构忽悠着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拍了视频,没想到却在网络上造成了诸多影响,还莫名其妙被贴上了“贫困”的标签,这让不少被拍摄者感到很受伤。可以说,这些造假视频,是借了农民的脸,黑了农民的名,又损了农民的利!

  更重要的是,这些恶意的造假、虚构的贫苦,还会导致一些不明真相的受众对脱贫成效产生质疑。大凉山,作为昔日我国最典型的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之一,其贫困程度之深、攻坚克贫之难,世所罕见。当地的干部群众,经过多年艰苦卓绝的努力,方才摘下了延续千年贫困的帽子。这一事实不会因为一些虚假的视频而被改变。但如果谣言一次次大量重复、连续性出现,必然会对人们的判断造成误导,不仅无法形成对当地发展的正向观照,还会对此前地方干部群众辛勤付出造成消解与伤害,更是对未来大凉山可持续发展信心能量的消耗。

  据凉山州警方介绍,下一步,他们将联合相关部门,继续从严打击网络乱象违法犯罪。特别是聚焦凉山“悲惨营销”“虚假助农”等网络谣言扰乱网络空间突出问题,发现一起、打击一起。这必将有利于净化网络环境、根除“视觉贫困”之乱象。但也要看到,近年来,有关地区和部门对此类问题的监管与治理一直在推进,媒体也曝光了不少案例,可此类现象还是屡禁不止,一些影响力较小的账号不断变换各种手法欺骗网友,还有一些被关闭的账号则换个“马甲”卷土重来,让人防不胜防。这体现了网络监管之难,也更说明,在法治的力量之外,还必须强化平台的自我管理和约束机制。人工智能时代,从技术上解决视频造假已经不是什么问题,有关平台需要更多的责任心和敬畏感,切不可为了一时之利,催生“以谣言博眼球”的畸形流量。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必须把正常的公益助农和“视觉贫困”造假区分开来。短视频、直播带货等业态的快速发展,给很多边远地区农产品销售提供了极大便利,对促进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无论如何不能让他们受到连累。也正因为此,我们更要加大对“视觉贫困”的打击力度。

  大凉山并不拒绝流量。当前我们正处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阶段,对于像大凉山这样的地区而言,由于底子薄,防止返贫的任务还很重。而这些地方往往也是有着丰厚的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特色产品的地区,正需要流量的加持、网络的助推。当年丁真不就是凭一己之力把四川甘孜理塘带火了吗?既要打击乱象,更要善引流量、善用流量,如此,流量才能成为乡村振兴的有效增量。当更多的阳光照进大山,当更多的活水浇灌于此,当更多的硕果挂满枝头,这必然是对偏见和误解最有效的化解,对谣言和假象最有力的回击。

责任编辑:任洁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