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8月19日电 题:陈祖恒:香港制造业须同创新科技“并船出海”
中新社记者 刘大炜
曾经,饮过工业发展“头啖汤”(粤语,意“第一口汤”)的香港,高峰时期工业占本地生产总值近三成。但随着制造业持续外迁,工业占比逐年下降。面对全球工业及科技急速发展的趋势,香港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主席、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陈祖恒对中新社记者直言,“再工业化”发展是必行之路。而实现“再工业化”绝不是重走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老路,须以创新科技推动转型升级。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主席、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陈祖恒近日接受中新社专访。中新社记者陈永诺摄
陈祖恒出身于香港一个以制衣闻名的家族,家中经营的联泰控股有限公司,现已是全球领先的时尚服装及包袋配饰制造企业。1999年,在美林证券(亚太)公司担任财务分析师3年后,陈祖恒加入家族企业,主理收购合并业务。
“年轻人容易有新思维。只有接触新事物,才会从中找到机遇。”陈祖恒说。跨国集团的工作经验给了他看待企业经营的不同眼光。在他的建议和打理下,企业完善了治理架构,建立了平台吸引人才,业务持续增长,于2004年成为上市公司。任职期间,他还游走于东南亚各国,将企业生产网络由内地扩展至海外地区,而香港总部则从事研发、设计等业务。
深耕纺织制衣业20余年,陈祖恒明白,香港经济发展不能仅靠金融服务业“一枝独秀”。于是,在立法会议员任期开始后不久,陈祖恒提出“制订全盘工业蓝图,推动香港工业发展”的首份议案,推动制造业与创新科技“并船出海”。
“科技创新和工业发展两者不可分割。”陈祖恒以纺织制衣业为例分析说,全球纺织制衣厂商的发展道路离不开材料和品牌两个方向,其中材料研发与创新科技密切相关。如今消费者对服装的防水性、透气性、保暖性等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厂商不断推陈出新以满足市场需要。“于是,我们在香港设置了研发中心,研究具有优良性能且环保的材料,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变化。”
除材料外,创新科技也促使纺织业的制造方式由人工化向自动化方向转变,而数据化发展则是纺织业发展的新趋势。陈祖恒说,通过数据,企业可以实时了解所需订单和材料的最新情况,也能升级目前产业链的自动化程度、提升效能。得益于香港数据自由流通的优势,香港的一些传统纺织业厂商已完成数据化转变。“只有将数据带来的机遇发掘出来,我们的竞争力才会越来越高。”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主席、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陈祖恒近日接受中新社专访。中新社记者陈永诺摄
当然,香港的“再工业化”绝不能局限于本地,也不是构建全产业链的“单打独斗”。陈祖恒认为,香港最大的优势在于“一国两制”,只有将香港的“再工业化”发展放入国家先进制造业产业链条上通盘考虑,才能补充自身在人工成本、科研成果转化以及产品量产等方面的短板,发挥1+1>2的协同效应,打造香港发展新引擎。
“每个行业、每个城市、每个国家在不同时代都有其自身的发展模式。”陈祖恒补充说,当前香港虽然面临全球政治经济环境变化的挑战,但也有来自国家“八大中心”定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带来的“天时”。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香港制造业更需运用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地利”,从被动应变转为主动求变,把自身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