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尹佳。受访者供图
图为游客在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街头游园赏花。春暖花开时节,人们喜欢出门踏春赏花,却很少有人注意到花粉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过敏。花粉过敏患者应谨慎出门。刘智峰摄(人民视觉)
尹佳跟过敏“杠”了30多年。
作为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学系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变态反应医师分会会长,尹佳发现,过敏性疾病患者这些年越来越多了,尤其近十年,可以用“陡增”来形容,亟须引起广泛重视。
8月7日至13日,是第八个“中国过敏防治周”,主题是:“关注气候、环境和生活方式变化,预防过敏”。
“希望通过科普宣传和学术推广,帮助公众了解气候、环境和生活方式变化对过敏性疾病的影响,提高公众对上述因素诱发的过敏性疾病的认识水平,使其在生活中自觉避免过敏诱因,追求自然的生活方式,保护环境,和医生一起,共同推动提高我国过敏性疾病的防治水平。”尹佳说。
过敏人数快速增加,呈现年轻化趋势
不过敏的人很难理解过敏的感受。有人认为,过敏就是对某种物质过于敏感的意思。
“过敏实际上是身体的免疫系统发生了紊乱,对外来物质产生的一种过度反应。”尹佳对此正本清源,“当过敏发生时,免疫系统把像花粉、食物这些平常可以接受、耐受的物质视为异物,对其进行抵抗、清除,对人体组织产生损伤,进而导致过敏症状的出现,比如水肿、皮疹、哮喘等。”
过敏性疾病在中国人的疾病谱里,是最近这些年才进到前列的。尹佳在协和医院出门诊,以前还有淡季旺季,现在一年到头,患者从不减少,而且越来越呈现年轻化、低幼化趋势。
“过敏的人数现在处于快速增长的水平,尤其是最近10年,我觉得差不多是陡增了。”尹佳说,“而且在年轻群体里,疾病的发病率一下子就特别高了。我现在的门诊,患者几乎一半是儿童,跟儿科似的,诊室里得放很多玩具。这些孩子,有患上湿疹特应性皮炎的,有食物过敏的,有的连牛奶、鸡蛋、小麦都不耐受、都不能吃。”
关于过敏人群的数量,虽然中国还没有一个基于普通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但从一些局部调查中已能见到端倪。
2009年,尹佳承担了一个国家课题,在全国十几个城市,对8种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入组了十几万人。
数据显示,那个时候,也就是10年前,北京、上海、广州、济南这样的大工业城市,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已经跟西方发达国家接近了;发展相对滞后的城市,发病率则是低的。“可以看出,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跟GDP增速、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程度是有密切关系的。”尹佳说。
北京世纪坛医院在内蒙古做过花粉症的流调。2018年发表的成果显示,花粉症在当地的发病率是18%,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超过了20%。
如果再把视线放到全球,就能看到,过敏性疾病是近几十年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普遍迅速增加的一个公共卫生问题,已成为一种主要的全球流行病。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目前全世界有4亿人患有过敏性鼻炎,3亿人患有哮喘。
这种情况造成了巨大的社会经济负担。早在2007年,美国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总费用就达到197亿美元;2014年欧盟估计为55至151亿欧元;日本和花粉症相关的直接和间接医疗费用每年高达近3000亿日元。
环境、气候变化加重过敏性疾病
为什么现在过敏的人越来越多了?尹佳以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花粉症为例,进行了解释。
之前有报道称,某年陕西榆林花粉症高发,是因为治沙飞机飞播沙蒿,造成了空气中花粉浓度特别高,所以患者暴增。尹佳对此并不认可。
“花粉症发病率升高,不是只发生在某一个区域,很多地方都在升高。比如内蒙古乌兰察布、河北张家口,那里没有飞播,但患者同样在增多,同样是花粉症的重灾区。”尹佳说。
尹佳认为,问题的答案,要到气候、环境和生活方式变化上去找。“这三方面的变化,就是过敏性疾病患者增多的原因,也是预防的切入点。”她说,而这三方面背后,是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因此,过敏又被称为“富贵病”。
近年,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因气候变化和环境因素改变带来的过敏性疾病发病率增高、病程延长、病情加重和随之而来的疾病负担加重等,已引起世界各国变态反应学界的高度关注。
据尹佳介绍,气温升高、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加速、极端天气增加、飓风、雷暴、严重干旱、空气污染等因素,可以使花粉季延长,花粉产量增大,在空气中浓度升高;极端天气导致的洪涝等使大面积居住区域被水浸泡,导致室内外空气中霉菌含量增高,霉菌过敏性哮喘发病率升高。
“我国部分地区花粉症的发病率已经超过20%,其中37%的花粉过敏性鼻炎患者将在5年内发展成哮喘;霉菌诱发的哮喘已经成为我国儿童过敏性哮喘的首要原因。”尹佳说。
基于这种形势,世界变态反应组织给今年“世界过敏周”(6月18日—24日)设定的主题是“气候变化加重过敏性疾病,准备应对”,呼吁全世界过敏性疾病领域的工作者向公众宣传推广这方面的科普知识,大家联合起来,共同面对过敏性疾病逐年增高的挑战。
改变过于精致的生活方式,亲近自然
如果说环境、气候的变化是助攻,那么,生活方式的变化,则是过敏性疾病人群增多的主推手。
“70年前,中国人是用什么洗头的?”尹佳曾在自己的微博上发起过这么一项调查,很多网友都参与了,“有说用皂角的,有说用草木灰的,有说用肥皂的,还有说用碱的。总之,都是天然性的。”
很快,中国人的洗涤用品丰富了起来,各种人工合成的洗发香波层出不穷。尹佳的担忧也随之而来。
“几千年传统的生活方式,使我国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老百姓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也与之前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尹佳说,“随着生活水平和环境的改善,各种室内装饰材料、食物添加剂、化妆品、洗涤用品等已成为每个人都离不开的产品;和祖辈相比,年轻人的生活更加远离自然了。”
过去几十年,西方国家以花粉症为代表的过敏人群陡然增加。在尹佳看来,这是因为精致的生活方式和频繁使用洗涤用品等,破坏了人们天然的皮肤保护屏障和消化道自然屏障,使得各种皮肤过敏和食物过敏出现。
“对外界来说,人体有几道屏障,比如皮肤屏障、呼吸屏障、消化道屏障。它们是由各种各样的微生物组成的微生态。肠道有肠道的微生态,皮肤有皮肤的微生态,其中存在很多有益的细菌,跟我们共生,提供一种天然的保护,让体内的生态和体外的生态达到一个稳态的平衡。”尹佳说,这种平衡现在不断被打破。
比如消毒。“生活中到处都在消毒,给地板消毒、给餐具消毒、给手消毒、给奶嘴消毒……在形形色色化学物质的围绕下,人体平衡被破坏了。”尹佳说,“过去生活条件差,很多农村孩子被寄生虫感染,肚子里都有蛔虫。在感染那些细菌和寄生虫的同时,其实也锻炼了强大的免疫系统,把过敏压下去了。”对此,尹佳建议今天的家长:让孩子多玩土。
过敏可防可治,就是医生太少
100年前,美国专家就发现,那些种田的人天天接触花粉,不得花粉症,得的反而是那些总在室内的人。
“总生活在室内,不晒太阳,不接触外头空气的人,容易过敏。检测发现,大部分患者体内的维生素D含量特别低——缺少日晒、过度防晒的结果。维生素D低是容易发生哮喘、容易发生过敏的一个危险因素。”尹佳说。
因此,接近自然,调整生活方式,是预防过敏性疾病的重要途径。“采用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你是不是更容易过敏。”尹佳说。
而一旦得了过敏性疾病,尹佳提醒,首先得去正规的医院查过敏原,找出来以后就要用正确的方法去回避。“同时,我们建议做脱敏治疗。”她说,“虽然无法根治,但脱敏治疗是唯一能够改变过敏性疾病自然进程的治疗方法。”
尹佳说:“脱敏治疗的原理跟打疫苗相似,你对什么过敏,就给你打什么,从小剂量一点一点加,直到打一个比较大的剂量。体内免疫系统一次一次被激发、被锻炼,再碰上过敏原就耐受了。”
谈起诊疗,尹佳喜忧参半:“变态反应医生最擅长的就是特异性诊断和脱敏治疗。但中国现在这种专科医生特别少。”
据统计,全国变态反应医生只有300多人,加上其他涉及过敏的专科,比如耳鼻喉、呼吸的医生,也不过2000多人。“我们为什么要发展学科?为什么要推动过敏的宣传?为什么要做科普?就是因为我们这方面的医疗资源太稀缺了,要大力培养专科医生。”尹佳说。
“过敏性疾病在了解致病诱因之后,是可预防可治疗的疾病。”尹佳说,“在今年的‘中国过敏防治周’期间,将向患者、媒体和公众推广今年主题所包含的各种过敏性疾病的科普知识,提高全民对气候、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可以诱发过敏性疾病的知晓度,帮助他们主动寻求医生的检查与帮助,保持健康自然的生活方式,避免过敏原,保护环境,共同预防过敏性疾病的发生或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