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上海校媒记者卜凡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烨捷
第28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入围名单正式揭晓之时,重磅作品挤爆入围名单的情形,让网友忍不住惊呼,这届白玉兰奖的争夺可谓是“神仙打架”——一来,两届合并为一届举办,优秀剧目扎堆竞选,评委会要优中选优,把谁落下都可能引发争议。二来,演员奖项战况激烈。实力派演员近年来疯狂圈粉,发声者众;流量演员转型正剧也有了鲜活的例子,声势浩大;没能入选的演员粉丝心有不忿……无论从哪个层面来说,白玉兰奖评委会都承担了巨大的压力。
白玉兰奖评委亮相。中青上海校媒记者肖尧/摄
日前,在白玉兰奖评委见面会上,电视剧、纪录片和动画片三个类别的评委共同亮相。电视剧类别评委会主席、影视学者胡智锋表示,不管压力多大,大家对好作品的认知标准是一致的,“今年入围的作品都很好看,好的作品尤其是好的现实题材作品,思想性、艺术性、时代性以及与当下时代的联结,都是我们要去评判和考量的”。
经过连续几天观看入围作品,导演孙皓感叹“集中学习这么多、累积了两年的好作品,对我们也是一种‘冲刷’”,结果导致自己有点“状态分裂”,“一半是感性的,一半是理性的;一半代表观众,一半代表专业的角度。心情起起伏伏,跟着剧情荡漾,不断在分析作品”。
其实,不仅仅是中国剧,海外剧同样面临着选择难题,评委会主席胡智锋就表示,他和两位外国评委有个共同的认识,“就是这次评选,高质量作品太多了”。评委、西班牙演员玛尔·索度佩说,东西方文化不同,“但我们关注共性,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人生际遇,会不会让你也产生共鸣?因为这是人类本身的喜怒哀乐,我们的故事如果能体现人性的一面,就有了国际的共性”。
白玉兰奖评委亮相。中青上海校媒记者肖尧/摄
如今的纪录片,早已不再是小众的代名词;动画片,也不再只是给小朋友看的类型。两个类别的评委们提出了三个标准:主题触动人心、内容人文关怀、制作力求准确。
纪录片类别评委会主席、制片人邓宝丝说,包括制作质量、内容、跟观众自身的利害冲突等都是衡量一部片子好坏的标准,“但最关键的是,寻找打动自己与打动观众的交叉点。这部作品人物是否极致?人物关系是否动人?情感是否足够落地真实?从中你受到了怎样的教育?你本身的观点是否因为这部纪录片产生了改变?”
评委、马来西亚动画导演和制片人黄翊翔对于传统人文故事尤为看重。“故事是最重要的,但故事的来源是哪里?我想,应该来自于我们的传统。”黄翊翔是一名马来西亚华裔,他经常会从传统中寻找选题,“我父亲等老一辈人常常跟我说,‘不要忘了老祖宗的东西,他们留下了太多好东西’。所以,作为评委,我在看作品时候,经常会在其中寻找创作者的初衷,因为不忘过去,才能看见未来,这也是我自己牢牢记在心中的一句话”。
此外,评委们提醒年轻的编剧、导演、演员们“不要跟风”。孙皓表示,影视创作者的工作需要引领观众,“可能很多人会预判年轻人不会喜欢讲父辈的事情,结果那么多年轻人都喜欢《人世间》。不要重复、不要跟风,风是人力永远跟不住的”。
评委赵彤告诫创作者要减少爆款包袱,“《觉醒年代》策划的时候,谁知道它是爆款?王三毛老师写《山海情》时,知道它是爆款吗?模仿也出不了爆款,所谓似人者死,一个作品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你能借用爆款的阵容,但你借用不了它扎实的故事根基,更掌控不了观众审美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