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杜园春
实习生 杨万淑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高校毕业生作为就业重点群体,就业问题历来备受关注。临近就业季尾声,做细做实就业服务,强化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帮扶是各高校重要的就业工作。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001名应届毕业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0.9%的受访应届毕业生期待加大对就业困难学生兜底帮扶力度。来自一本院校、本科学历受访应届生呼声最高。
参与本次调查的受访应届毕业生中,本科毕业生占83.3%,硕士毕业生占14.4%,博士毕业生占2.3%。一本院校的占54.0%,二本院校的占38.8%,高职院校的占7.2%。男生占45.7%,女生占54.3%。
对于就业困难学生,学院要掌握面临的不同难题对症下药
周楠是江西一所二本院校的本科应届毕业生。他表示,有的同学内向、“宅”,不喜欢参加企业宣讲、双选会,加上成绩平平,简历不出彩,没有求职自信,还有的同学执着于考编,即便每次考试成绩不理想,仍闷在教室备考。周楠觉得,学校和老师应重点关注这类学生的就业动向,加强沟通了解,帮助他们明晰自我认知,挖掘优势和长处,调整和优化就业观,通过模拟面试,鼓励学生勇敢迈出第一步,建立自信。
武汉一所一本院校的硕士应届毕业生赵曼,最近正在密集地面试。她觉得,对于就业困难的学生,学院要掌握面临的不同求职难题,“可能是就业目标不明确,也可能是遇到了实际困难,比如缺乏面试技巧,专业成绩不亮眼等。先了解学生需求,再对症下药。” 赵曼希望,对各类就业困难的学生进行统计。“如果是少数人,就要做好针对性的个性辅导;如果人数较多,就要对这类学生采取帮扶措施,并在以后的就业辅导工作中加大重视。”
重庆大学法学院应届硕士毕业生孟军,今年三月与企业签约了知识产权运营岗,专业很对口。但在这之前,他专心地准备了半年多公务员考试,也因此错过了秋招。孟军坦言,几次考编成绩不理想,曾让他陷入自我怀疑,压力很大。所以,对于当下处于求职状态学生的心理情况和情绪压力,他感同身受。“学校应重点关注这些学生的求职进度和心理状态,给予心理疏导,明确就业方向。”
促就业,稳就业,90.9%的受访应届毕业生希望对就业困难毕业生加大兜底帮扶力度。数据显示,来自一本院校的毕业生(94.6%)呼声最高,其次是二本院校(87.9%)。在不同学历的受访应届生中,本科生的比例最高,为93.7%。
延长对就业困难学生的就业服务期限,为毕业未就业同学提供便利条件
广东药科大学的本科应届毕业生黄皓月,刚和一家车企解约,正在调整职业方向继续求职。她觉得,在就业季尾声,学校的就业服务工作非常关键,要结合学生的诉求提供帮助。“对毕业还没就业但有明确规划的同学,也要给予一定理解,不应太过施压。”
黄皓月觉得,如今就业选择更多,获得收入的渠道也更加多元。“我有蛮多的同学在从事自由职业,类似自媒体博主之类的,收入不错,大家觉得不一定非要进入一家企业工作才行。”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讲师金秋萍指出,目前国家对就业困难毕业生已经出台了很多帮扶政策。她认为,在现有措施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兜底帮扶力度,需要从几个方面入手。
在需求端,进一步落实民营企业招用毕业生的优惠政策。包括吸纳就业补助、社保补助、税收减免政策等,并对吸纳就业多、稳岗效果好且用工规范的企业,提供信用贷款及优惠利率支持。另外,进一步创设一批政策性就业岗位,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深入挖掘“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国家战略发展急需的岗位。
在学生方面,提供更深入的就业服务,开展“一对一”对接,帮助学生明确就业方向,精准推送就业岗位,并做好因求职困难带来的焦虑、缺乏自信等消极情绪安抚工作。她还强调,可以延长对就业困难学生的就业服务期限,为毕业后未就业的同学提供自习室、图书馆、宿舍、食堂等便利条件。“此外,引导学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应提高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税费减免、社会保险补贴等。”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孟军、赵曼、周楠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