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杜园春
实习生 杨万淑
2023年应届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同时今年的毕业生在就业形势上面临着新变化。高校就业服务如何更好地帮助大学生?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讲师金秋萍表示,高校就业服务工作是学生就业工作的第一战线,对毕业生顺利就业意义重大。她分析,今年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与前几年相比,有很多共性,也存在着三年疫情和过去几年行业调整带来的延迟影响。
她指出,疫情期间,国家为解决应届生就业问题,设置了如社区治理、疫情服务等临时性就业岗位。随着疫情防控取得胜利,在这些岗位就业的学生需再寻找就业机会。而且,前两年“慢就业”的学生,因为保留应届生身份的期限即将到期,也会加入求职大军中,同时前两届已就业大学生再求职的人数增加,也使得应届生求职竞争压力增大。另外,受行业调整影响,教培和房地产行业的校招规模下降较快,用工需求的减少也加剧了今年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金秋萍认为,目前我国高校就业服务人员配比有限,从业人员通常大部分时间用于处理行政性事务,且大多不具备专业背景,就业服务队伍的专业性有待提升。
“目前对高校就业服务的考核只是简单地体现在就业率上。鉴于这种客观原因,高校就业服务存在着不够深入,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的现象。甚至一些高校出现了为了提升就业率,强迫学生签订虚假就业合同的行为。”金秋萍指出,解决高校就业服务问题,要进一步扩大就业服务队伍、提升专业性,同时利用数字化手段,将高校就业服务人员从办理繁琐手续等行政事务中解放出来。她认为,针对高校就业服务的考核也要更注重质量,从而对就业服务起到更加积极的引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