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 见习记者 陈茜)3月3日,“小手套暖冬公益挑战”活动在哈尔滨阿城区玉泉中心小学迎来收官。当天,该学校435名学生每人收到了一套印着治愈系艺术家张占占代表作 PUPU 熊的跃冬礼包,礼包里为Keep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为孩子们挑选的保暖三件套。
此前,中国青年报社与Keep(北京卡路里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发起的“小手套暖冬公益挑战”,吸引了上千名热心公益又热爱运动的网友参与。他们通过运动消耗热量,热量由Keep转化为用于购买保暖物资的基金,为农村小学的孩子们带去了温暖和关怀。
在网友的热情参与下,小手套公益奖牌全部售罄,Keep 通过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向哈尔滨阿城区玉泉中心小学校、哈尔滨市成高子镇中心校、加格达奇区曙光学校、漠河市立人学校 4 所学校捐赠共计 10 万元的跃冬礼包。
keep供图
将运动热量转化为社会温度
玉泉中心小学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所在的阿城区与冰雪运动有着深厚的渊源。半个多月前,在哈尔滨召开的第四届中国冰雪运动发展高层论坛、中国现代冰雪运动登陆地考证研讨会证实,哈尔滨市阿城区玉泉是中国现代冰雪的登陆地。
据玉泉中心小学校长牛海亮介绍,得益于当地的冰雪文化和冰雪条件,一周三节的越野滑雪课成为该校的教学特色,冬季放假时间学生们的娱乐活动也多与雪有关。“在这里,每个人都是冰雪的孩子。”
由于冬季户外活动较多,加之哈尔滨冬季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度,手套、围巾、帽子成了孩子们的冬日刚需品。
“小手套暖冬公益挑战”活动的初心便是为孩子们解决保暖物资的需求,让他们能够在冬天的户外肆意奔跑。但作为和孩子们长期陪伴的校长,在牛海亮看来,公益活动的意义远不止此。
牛海亮称,在玉泉中心小学435名学生中,留守儿童共有65人。也就是说,约7名学生中,便有1人处于留守状态。他认为,和解决物质需求同样重要的是,满足孩子们被关心的心理需求。
牛海亮向记者分享了一位留守学生的故事,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这名学生一直在姨家生活。孩子天性顽皮,手套、围巾难免会弄丢,一副手套也总是戴很多年。
“小手套暖冬公益挑战”活动一方面为这类学生解决了冬日户外烦忧,另一方面公益活动会让学生认识到除了家人外,自己的“少年烦心事”也被社会上更多爱心人士关心着,从而激励学生将同样的善意继续传承下去。
keep供图
这个时代,我们需要怎样的公益?
长久以来,公益总是会被赋予沉重而宏大的意义。在“小手套暖冬公益挑战”项目负责人芙安看来,公益也可以变得轻松有趣,与线上赛事、艺术家IP的结合,既是一次具有创新性的结合,也是一种新模式能否跑通的验证。
玉泉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杨頔也注意到,在互联网语境下,如今公益的形式和内涵正不断拓展,其中最大特点在于线下到线上的形式转变。
长期接触青少年公益活动的她认为,线上公益活动能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以丰富有趣的形式吸引更多人加入到公益活动中来。同时,互联网信息获取的便捷性和及时性,也能使公益活动精准对接青少年需求,让公益活动的成效最大化。
牛海亮则对青少年公益活动有着更多的展望。他希望公益活动能够结合当地的教学条件和学生需求,做到因地制宜,同时能够更好地关照学生的精神层面,让感恩之花在学生心中绽放,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更好地回报社会。
2023年春天来了,在芙安看来,经过一冬天的积攒,小手套暖冬公益挑战”活动终于在线下落下帷幕。但在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当下,一场有关公益形式的变革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