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璧山区七塘镇将军村莲花穴村落油菜花田。 王婷婷 摄
中新网重庆2月21日电(王婷婷)春雨淅淅,农家果树上丰硕的柑橘带着雨露,压弯了枝头,等待新一批的采摘上市;漫步在蜿蜒的乡村小道上,金灿灿的油菜花清香扑鼻,竞相绽放;穿行在艺术气息浓厚的农村院落,鸡犬相闻间,让院落不再沉寂。
连日来,记者跟随“走进区域看发展·川渝奋楫谱新篇”网上主题宣传活动来到重庆璧山区七塘镇,探访当地如何发挥本土优势,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实现美丽蝶变。
图为璧山区七塘镇四合村四季香生态农场果园一角。 王婷婷 摄
“智慧化”技术 赋能果园生态发展
记者走进璧山区七塘镇四合村四季香生态农场中,黄橙橙的耙耙柑、爱媛橙、沃柑等柑橘挂满枝头,“目前,还有几批果子正准备采摘,为保证一年四季都有果子,精选爱媛、大雅等8个优质柑橘品种,采取水肥一体化、生物防治等8个现代生产集成技术,形成生产、包装、认证、销售全链条产业。”技术员郑长江在果园中指着一边的果树说,为了避免成熟的耙耙柑受冻,每个果子都穿上了“新衣”用袋子控温。
“以前村里果树种植全凭农户们自身经验,缺乏科学种植技术,导致产业发展受阻。”郑长江称,现在对果树进行科学种植和“智慧化”管理,可以很大的提升产业发展前景。
果园水肥一体化技术、果园物联网技术、果园运输轨道车……在四季香生态农场中里,科学技术与先进设备相结合,在“智慧化”管理下,果园通过摄像头、传感器等设备,对土壤湿度、空气温度、雨量等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利用系统控制中心对指标数据分析处理,可对果园种植环境进行智能监控,技术赋能产业发展。
图为璧山区七塘镇将军村莲花穴村落旧貌换新颜。 王婷婷 摄
2021年11月,在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公布的首批全国生态农场名单中,四季香生态果农场获评“生态农场”称号。
“除了柑橘种植,四季香生态农场还种有樱桃、桑葚等果树,通过樱花节、采摘节等活动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郑长江称,目前,整个果园占地面积520亩,年收入达500万左右,直接带动周边162户农户实现增收,农户通过土地租金和“打工”的方式,年收入可实现2至3万元。
图为璧山区七塘镇将军村莲花穴村农文旅融合发展。 王婷婷 摄
该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四季香生态农场的建设,改变了传统农业仅关注于土地本身的大耕作农业的单一经营思想,未来希望达到“天人合一”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农业结合旅游业,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有效改善农业生产结构,提升周围生态环境,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为闲散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的同时,吸引外地、周边群众前来观光游览、放松休闲,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艺术“活化”乡村 旧貌换新颜
艺术博物馆、美术馆、小剧场、咖啡馆……记者走进璧山区七塘镇将军村莲花穴村落,往日的旧院落早已换新颜,成为游客们乡村旅游的拍照打卡地。
近年来,璧山区七塘镇以“艺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契机,利用众多民居、田地等空置废弃的空间进行创作改造,将艺术元素融入农村生活,推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有机结合,让艺术活化乡村,赋能乡村振兴的文化魅力。
记者了解到,村民冯光强家的猪圈屋改造成为宽敞明亮的西餐厅;村民刘文钢和刘文友之前要倒塌的旧房被重新换上大梁、添上了石柱,改建成了两楼一底的民宿客栈;在村子的南面,村民陈光华和牟光润的老宅摇身一变,成了村子的展览馆……
“将军村是一个典型的‘空心村’,改造的时候是想通过空间和设计增减,加入新的建筑元素和材料,保留人的活动,使整个村子的历史跟外部世界的变迁联系和同步起来。”七塘镇文化宣传干部佘林川介绍,硬件与软件的再造升级,不但保留了乡土风貌,也让破旧的院落焕然一新:断壁残垣被一根根铁条绑定加固,如同给老墙穿上了“铁衣”;旧房拆下的砖瓦、木梁,成为新房的建筑材料;废旧老屋加装了几片多彩玻璃窗,成为色彩斑斓的茶室。
佘林川介绍,七塘镇曾是璧山皮鞋的发源地,留守的农民大多靠种地、打工维生,在人居环境整治之前,很多年轻人走出去后很难再回来,如今年轻人看到家乡的变化,也愿意回乡发展。
如今,将军村莲花穴村落自更新改造以来,全村已累计接待10万多人,实现营业收入150多万元,撬动全镇实现旅游收入400多万元,10多名村民陆续返乡创业,8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全村人均年收入超过2万元。
下一步,璧山区将紧紧抓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节点城市、重庆主城都市区同城化发展先行区、西部(重庆)科学城重要功能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等重大战略机遇,优化农业空间布局,推动全产业链条升级,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提升,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做强农业经营主体和品牌,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优势特色产业培育、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创建行动,着力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城乡融合新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