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迈步新征程,各地区各部门要吃透把准文件精神,明确“任务清单”,守底线、促振兴、强保障,守好“三农”基本盘,迈出乡村振兴新步伐。
“三农”向好,全局主动。各地区各部门要坚决守住“两条底线”,夯实“三农”基层基础。要守住粮食安全底线。从粮食生产目标,到具体措施,再到政策保障等,要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压实责任担当,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物质基础,确保全国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端稳端牢中国人自己的饭碗。要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要抓好监测帮扶落实、发展动力培育和帮扶政策完善等工作,开展监测对象常态化监测和集中排查,提升识别精准性、帮扶针对性。要用好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帮助脱贫地区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产业发展短板;要深化东西部协作、中央单位定点帮扶、“万企兴万村”等帮扶机制,促进形成防止返贫工作合力,确保脱贫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
从促进产业发展,到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从促进农业经营增效,到促进乡村治理等,各地区各部门要扎实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做好促进振兴这篇大文章。要持续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要全面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农业经营增效;要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提升乡村生活质量;要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实际,采取务实举措,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要在稳定就业、经营增效、挖潜财产收入以及拓展转移收入等方面发劲使力,努力让农民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要在彰显特色、产业融合、优化布局和联农带农上下功夫,把乡村资源优势、生态优势、文化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打造城乡联动的产业集群,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把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让农民享受到乡村振兴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
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在推进“三农”工作的重点举措中,要有务实的保障。从资金投入,到人才支撑,再到机制体制保障等,要统筹发力,整体推进,协同推进。要健全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机制,健全政府投资与金融、社会投入联动机制;要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培养和引进相结合,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要健全乡村振兴推进机制,全面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完善乡村振兴督查考核机制、建立乡村振兴统计监测制度;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和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要探索多样化发展途径,推行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产参股等多种模式,提高集体经济收入和服务带动能力;要统筹县域城乡规划建设,梯度配置县乡村公共资源,深入推进县域农民工市民化,逐步在县域打破城乡界限,把县域打造成连接工农、融合城乡的重要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