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经济研究部门主管丹尼尔·利 (Daniel Leigh)在华盛顿接受第一财经记者视频专访时表示,全球经济面临多重风险,欧美经济恐遭遇痛苦的着陆,而“中印两国对今年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预计将达50%”。
IMF认为,全球经济在2023年仍面临多重逆风,通胀压力仍难完全消除,快速收紧的货币政策正使发达经济体陷入增长放缓,甚至衰退。另一方面,随着疫情防控措施持续优化调整,中国经济复苏势头强劲,有力提振全球经济增长信心。
1月31日,IMF发布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WEO)预计,全球经济增速将从2022年的3.4%降至2023年的2.9%,并于明年反弹至3.1%。
第一财经:2023年全球经济仍面临多重逆风,包括俄乌冲突、欧美高通胀持续和新冠疫情持续不退等的诸多挑战中,上述哪个问题让你最为担忧?
丹尼尔·利:这些都是全球经济面临的下行风险。不幸的是,我们愈发担忧这些宏观逆风正朝着不利方向发展。
IMF认为,今年全球经济面临三个不确定性。其一,是中国经济复苏进程,IMF预测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望回至5.2%,但疫情和房地产市场等挑战仍构成压力。其二,全球通胀高烧未显著消退,为遏制通胀,各国恐需付出巨大代价。倘若通胀降幅不及预期,未来还会有新一轮的加息潮和更多负面的溢出效应。其三,俄乌冲突恐再次推高全球粮食和能源价格。
第一财经:那么,哪些积极面因素将支持全球经济前景?
丹尼尔·利:伴随疫情因素的消退,被压抑的消费需求正在逐渐释放,欧洲能源危机缓解,我们对全球经济的看法没那么悲观了。劳动力市场依旧紧俏,劳工工资正在上涨,全球旅游业复苏也提振经济增速。
此外,中国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不仅有利于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也有助于促进亚太地区和全球经济复苏。因此,虽然今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料将出现下滑,且低于历史均值,但与此前预期相比,经济复苏的势头出现了一些好转。
值得一提的是,中印两国对今年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预计将达50%,可谓是世界经济的最大积极因素之一。
第一财经:这也意味着继疫情期间由发达经济体领衔全球经济增速后,亚洲经济体将再度引领全球复苏。
丹尼尔·利:展望2023年,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将放缓,而新兴经济体将逐步复苏,并成为驱动全球经济复苏的主要驱动力。我们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将从2022年的3%回升至5.2%,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第一财经:你如何看待,中国重新开放后对全球经济活动的影响?
丹尼尔·利:一方面,中国经济复苏将支持全球需求增长。鉴于中国国内的相关资源仍充足,IMF预测中国国内通胀率将维持在2%,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尽管如此,需求释放带动大宗商品价格走高,仍在一定程度上对全球通胀构成上行风险。另一方面,中国经济重新开放意味着供给增加,成本下降,反而有助于降低全球通胀。
第一财经:你认为,美国和欧洲经济实现软着陆的概率有多大?
丹尼尔·利:遗憾的是,IMF的基线预期是经济硬着陆。央行提高利率将导致失业率上升和经济增长放缓。以美国为例,IMF预计到2024年该国失业率将从现在的3.5%攀升至5%以上。
期间,若食品和能源价格得以略微企稳,或带来一些利好。与此同时,倘若企业可以采取冻结招聘而非直接裁员的方式,来实现劳动力市场降温,也可以减少着陆的痛楚。可惜的是,这并非我们的基线预测。
第一财经:确实,我们已观察到美国经济两大晴雨表的硅谷和华尔街相继深陷裁员潮。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劳动力市场在供需错配问题依然严峻,且这一问题在新冠疫情前就已经存在许久。
丹尼尔·利:事实上,疫情导致劳动力错配问题变得更为糟糕,企业很难招到合适的劳工。目前,美国每一个失业者对应约1.7个就业空缺,这是50年来从未有过的。近期的经济数据显示这一问题有所改善,然而从降低通胀的角度看,仍道阻且长。
第一财经:为避免经济硬着陆趋势,上述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是否可能在今年年底前实施政策转向?
丹尼尔·利:不。鉴于通胀依然高企,且潜在通胀率远高于设定的目标,我们认为央行应维持现有立场。IMF预计这些发达经济体年内仍将继续加息,并在2023年将利率持续保持在高位。直到更为明确的证据显示通胀回稳前,稳物价仍是央行的首要目标。
第一财经:单纯依靠紧缩性货币政策还能否抑制本轮通胀?
丹尼尔·利:IMF预计,2023年全球通胀将从去年的8.8%降至6.6%,但仍远高于目标水平。同时,在全球央行加息潮背景下,80%的经济体在2024年仍将面临高通胀的压力。
因此,增加供给,以使能源和食品价格回落对抑制通胀或更行之有效。
第一财经:本轮全球性通胀已持续两年之久,高通胀是否将成为新常态?
丹尼尔·利:我希望这不会发生,高通胀持续的时间越长,民众对高通胀越发包容和接纳,同时提高他们对通胀的长期预期,而这将会重蹈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覆辙,即通胀变得根深蒂固,央行不得不以更大的经济代价来压制通胀增速。因此,央行坚定锚定通胀目标的信念,继续收紧货币政策十分重要,否则未来将付出更大经济代价。
第一财经:美国第四季度实际GDP初值年化季环比2.9%,经济继续显出韧性。您对此有什么解读,展望2023年,美国经济增长前景又如何?
丹尼尔·利:我们预计,2023年美国GDP增速将进一步放缓至1%-1.5%,2024年至1%,以反映加息以及财政刺激和支出减少带来的经济下行。
第一财经:伴随美欧等主要经济体央行继续加息,是否会导致新兴市场经济体出现债务危机?
丹尼尔·利:在全球货币紧缩的背景下,新兴经济体的债务违约风险值得警惕。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不断上升的借贷成本和增长放缓使新兴市场债务规模激增,偿债负担已处于历史高位。数据显示,约60%的低收入国家正处于或濒临债务违约。
瑞安,目前尚未看到系统性风险,但我们仍需警惕可能到来的债务违约潮,并提前做好准备。
第一财经:当下货币和财政政策该如何实现协同运行?
丹尼尔·利:压制通胀是首要任务,这意味着央行需要继续加息直到通胀大幅缓解。就财政政策而言,在确保物价水平稳定性的前提下,政策决策者应采用更广泛的举措来促进经济复苏,通过更有针对性的政策帮助民众度过当前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