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
“现在水温是35度,40度左右的温度洗澡最舒服,您再等几分钟。”1月20日是大年二十九,虎年岁末,85岁的南京江宁区东山街道章村社区居民孙阿姨没想到还能赶在春节前洗个热水澡。
那天在家人的陪同下,她来到位于江宁区“章村公益茂”的心愿浴室,工作人员王书芳仔细地给她量了血压,登记了健康数据,咨询了最近的身体状况。王书芳还翻看了孙阿姨的健康档案,里边记录了老人的基础疾病情况。
在冬天洗个热水澡,是一件简单而又幸福的事情。然而对于失能老人来说,却常常是一件奢侈的事情。翻身、弯腰……这些普通人轻而易举做到的动作,他们很难完成。
“心愿浴室”的成立,就是为了能帮助老人们实现洗澡的愿望。在这里,高龄老人、残疾老人不仅可以免费洗澡,还能得到专业人员的贴心服务,洗上一次舒服的热水澡。
孙阿姨洗完澡,王书芳帮她吹干了头发。坐在等候区,细心的王书芳蹲下身,帮着老人系起鞋带,并送上祝福:“提前祝您过年好!”
洗澡成了老人难以启齿的愿望
年事已高的孙阿姨,每次洗澡都是家里的一项“大工程”。家中的浴室本就狭小,一人洗澡,转身已颇为艰难。而孙阿姨洗澡,还需要女儿帮其转身、擦身,十分不便。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们听说附近有一家心愿浴室,专门为老年人、残疾人提供免费助浴服务。孙阿姨心里也泛起嘀咕:“会不会借着免费洗澡,其实是推销保健品?”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她在女儿的陪同下来到浴室。
接待她们的正是王书芳。浴室的门口是休息区,一方茶几上,热气腾腾的茶水,让孙阿姨感受到温暖。这里设有专门的等待区、更衣区、洗浴区。专业的助浴床、工作人员的悉心帮扶……20分钟左右,孙阿姨就干干净净地洗完澡。
王书芳原来是一名医院护士,来这里工作有7年了。刚来时,王书芳得知主要为老年人提供助浴等各项服务后,感觉和原本的护理专业差距过大,一度有离职的打算。
“这项工作会给你满满的成就感、幸福感和获得感,你可以选择再试试!”心愿浴室的创立者、善晖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高洁告诉她。
36岁的高洁大学学的是贸易相关专业。由于热爱志愿服务,她最终选择成为一名社工。
2015年,高洁带着王书芳走访一位瘫痪十余年的老人。问及老人的心愿,老人心酸地讲出,已13年没有洗过澡,他告诉高洁,自己临走之前唯一的心愿就是洗一次澡。
这次走访带给两人带来深深震撼:“原来在我们眼中毫不起眼的一件小事,在他们看来是那样的困难。”
随后,高洁开始筹划成立心愿浴室。她发现,部分医院内设有专门为残疾人等群体设计的专业助浴床。
联系相关厂家后,她成功定购到助浴床。为了保障助浴工作不出纰漏,高洁与同事们开了好多次会,讨论各种细节。比如,等待区和更衣区是否要用墙壁隔开。后来经过讨论,大伙儿觉得如果有老人坐轮椅来,墙壁可能就不方便,于是换成了落地的布帘子,随时拉来拉去。另外,使用布帘子也方便工作人员与洗澡的老人直接沟通。
此外,王书芳也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她认为,上了年纪、瘫痪在床的老人可能患有其他基础疾病,应详细记录。为了保证他们的健康,洗浴时间不超过25分钟,而且洗澡时水不能没过心脏。这也是王书芳开始感受到护理专业素养对一名社工来说也尤为重要。
经过充分的准备后,高洁还穿上泳衣,模拟失能老人,试图在过程的体验中发现更多问题。
经过不断尝试,高洁发现,水温在39℃至42℃时为宜。此外,防滑等助浴过程中的小细节也被重视。
2016年,心愿浴室成立的时候,很多老人在浴室内完成他们多年来的愿望。水汽氤氲中,他们的身体得到洁净,心情也舒畅了很多。
给老人助浴是社会“刚需”
“太感谢你们了!”这是高洁与王书芳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
江宁区章村附近有不少拆迁居民,等待新房交付时,他们大多住在临时安置房内。“这其中,老年人也比较多。我们也把这类房子称作‘老人房’。”“老人房”中,浴室狭小,成人几乎要坐在马桶上才能完成洗澡。
一位老太太的老伴已去世,她又因中风,下肢瘫痪。家中只剩两个儿子照顾。“虽然是母子,但帮助她洗澡还是有些不便。”
这位老人告诉王书芳,她每次洗澡时都会感到害羞。王书芳就邀请老人来到心愿浴室洗澡。
现实中,还有一些老人对工作人员助浴感到不好意思。站在老人的角度,王书芳选择让老人的子女在一旁协助。这样就可以消除老年人对于陌生人助浴的排斥。
人流量越来越大,也让心愿浴室的成本不断提升。因此,心愿浴室决定,对年龄超过80岁的老人、残疾人等重点群体依旧免费,并提供免费助浴服务,而其他老人收取3元钱。
工作之余,高洁也对南京有关助浴的其他公益项目展开调研。她发现,由于地价昂贵、可租用的空间小等原因,市中心的助浴机构并不发达,但给老人助浴是社会“刚需”,“那里的老年人数量还比较多。”
考虑到这些老年人的需求,高洁还专门设计、改造助浴车。助浴车开到哪里,就给老年人免费洗到哪里。心愿浴室每年可接待1000余人次。
心愿浴室的资金一部分来自募捐。自心愿浴室成立之初,一些热心社会人士就开始积极捐款。“好心人多,钱一下就筹齐了。”高洁说。
2021年起,南京还为半失能老人每周拨付助浴补贴15元、失能老人为20元。这笔钱直接拨付给助浴机构。各方力量参与后,高洁明显感觉“越干越有劲”。
“章村公益茂”心愿浴室办公室墙上的锦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李超/摄
公益服务加政府支持 让老人能“舒服洗澡”
“助浴车”项目在疫情时暂停了。考虑到老年人、残疾人患有基础疾病等身体情况,一旦不慎感染,浴室也要承担很多不可控的风险。
因此,遇到疫情就关门歇业,成为心愿浴室的“苦恼”,也成为很多老人们的“苦恼”。原本来这里周周洗澡的老人也盼望浴室能够尽快重新开门。他们隔三岔五就让家人来看看浴室是否已恢复营业。
浴室运营陷入困境,许多护工都离开了。原本的护士、心理咨询师等也只保留了“骨干力量”。
对于失能老人、半失能老人来说,有专业护理经验的人指导、协助,对于他们的洗浴意义重大。因此,疫情过后的当务之急,就是招募更多具有护理经验的社会工作者。
防疫政策调整后,高洁有些兴奋和激动。她说“心愿浴室以后可以正常营业了”,说这话的时候,她两眼放着光。
对于未来,她认为项目发展不能完全依赖政府兜底,一定要走向社会化。她希望,新的一年里,有更多的老百姓考虑自身情况后,参与到对项目的公益活动中。“在项目的筹款中,我们会收取10%的资金作为管理费,这也符合绝大多数公益项目的运营支出。”
另外,她希望,更多的医疗器械公司也可以参与进来,设计更加便捷的助浴器械,减少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强度。另一个方面,保险公司能否在保单中覆盖低收入的重点群体的助浴服务资金。
多年来,高洁先后十余次前往台湾、香港等地的专业机构考察。她注意到,除了给予老人服务,更重要的是给予他们人文关怀。“也许是在洗澡时的一句关心、洗澡完的一句问候,就可以让这项工作更有人情味。”
对于助浴师上门服务这件事,高洁也在筹划。在推广此项工作之前,他们需要和医院等进行合作,出台一个标准的方案。
“比如3室1厅的怎么弄、厕所非常狭窄的怎么弄……这些都是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出台一个统一的标准,有利于我们系统培养适合上门服务的助浴师。”她说。
如今对于社工工作,王书芳也有了全新认识:“看到老人们洗完澡,开开心心,我心里也特别有成就感。”
心愿浴室门口的风险告知书。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李超/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