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探访渤海湾里新成员“埕海一号” 用超级大脑“擒”油龙

发稿时间:2023-01-19 16:42:00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网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春艳

  船驶出码头,划过海上浮冰时,发出滋啦滋啦的响声。

  滴水成冰的三九天里,海上不起大风就是难得的好天气。24岁的技术员聂虓宇要在中午之前,从天津大港油田的码头乘船登上位于渤海湾的海上采油平台——埕海一号。按照14天一换岗的计划,这个春节他将在海上度过。中国青年报记者与聂虓宇一起登船,送他到海上的工作岗位。

  这也是“年轻”的埕海一号迎来的第一个春节。它是第一座中国人自主研究、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投运的海上采修一体化平台,2022年5月26日正式建成投产,预计年产油20万吨。一支平均年龄30岁出头的团队是埕海一号的守护者,他们在茫茫大海上用青春和智慧守护着国家的能源“生命线”。

  中国人自己的海上采油平台

  船行约3小时,一座“钢铁之城”跃然海上。数十根钢铁桩柱稳稳地扎进水中,插在大陆伸向渤海那段质地松软的淤泥浅滩里,托举起这座十几层楼高的人造浮岛。

  矗立在大海中的埕海一号平台。大港油田供图

  夜晚灯火通明的埕海一号。 大港油田供图

  从空中俯瞰,埕海一号像是人类插入海洋的一枚钢钉,它是大港油田陆地走向海洋,向海要油的标志性工程。

  埕海一号脚下数千米的地层里蕴含着丰富的油气宝藏。渤海湾盆地是我国油气总产量最高的盆地,而这里正处于“盆底”的黄金位置。可渤海湾盆地地质构造复杂,有人形容在这里采油之难,“好比把一个盘子摔在地上,再踢上一脚,碎成一片一片的。”因为海底淤泥厚软,海上设备上不来,陆上设备下不去,滩浅海区域一度被认为是油气勘探开发的禁区。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大家明知道这里有“油龙”,也只能望洋兴叹。

  80后工程师于腾蛟全程参与了埕海一号的建设,此前他在海上人工岛和其他海上平台有过丰富的工作经历,那时我国的海上油田都是与国外先进勘探公司合作开发,而他始终相信,中国人一定能建好自己的海上平台。

  他们埋头开始了持续多年的滩浅海复杂岩性油藏勘探开发技术攻关,一点点创新储层预测技术,突破了多项技术瓶颈,在国内首次提出滩浅海地质海工一体化方案。

  他解释说,以往海上采油的惯例,是先打出一口探评井用于探测油气储量、位置等信息,再重新钻新的井用于采油。而这次,他们创造性地把二者合一,前期评价井全部转为后期产能井,让建产周期缩短30%,经济效益大幅提升。

  于腾蛟是最早一批登上埕海一号的,他算了算,去年自己有192天在平台上度过。如今他是平台经理,像一个大管家为这里的每一个设备、每一条管线、每一个按键操着心。

  他已经习惯海上平台的日晒风吹、酷热苦寒。想家的时候,他会站在甲板上向西北方向望去——那是家的方向。天气好的时候,岸上灯光依稀可见,那灯火闪亮的地方很少有人知道,有一群年轻的石油人正在海上守护着大家的光明和温暖。

  数智化海上平台有“超级大脑”

  聂虓宇放下行李径直钻进了中控室,这是埕海一号的“大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数据是平台的“生命信息”,关系着整个平台的安全运行。负责中控室的技术人员也需要一个“超级大脑”,必须清楚地了解那些跳跃数字的另一端牵连的每一个部件的运转。

  24岁的聂虓宇将在埕海一号度过春节。 大港油田供图

  聂虓宇(右一)与同事一起在中控室研究平台数据。 大港油田供图

  这个1998年出生的小伙子已成长海上平台“智慧大脑”的操作者。他是真正的“油三代”:80年代祖父来到渤海边这片盐碱地,成为大港油田较早一批开拓者;90年代大港油田探索“海油陆采”并建成第一个滩海油气开发的人工岛——埕海1-1,聂虓宇的母亲登上人工岛成为一名技术工人。

  聂虓宇熟悉石油工人的工作环境,见过他们吃的苦、流的汗。大学时他选择了海洋油气工程专业,2年前也成为一名石油工人。直到真正体验了海上采油的艰苦和孤寂,他才意识到,父辈在自己身上留下一个挥不去的烙印——奉献。

  时代不同了,今天呈现在聂虓宇眼前的是国内一流的数智化海上采油平台。这座“钢铁城堡”高48米,东西长60米,南北宽46米;三层共8700平方米的甲板上,分布着钻修井、采油、集输、中控及生活等配套设施。从地下到地上、从井筒到海管,这里实现了全流程管控和数据的自动感知,可以实现预警分析诊断、主动优化和辅助决策等智能化功能。无论海上风云变幻,舱内365天恒温在24度左右。

  可对电气工程师刘俊刚而言,除了吃饭、睡觉,他每天有8-10个小时都在甲板各处巡查,“每天要走2万-3万步。”他掌管着各层甲板上3000多米的管线和3万5千多米的电缆以及数百套大功率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他熟悉每一种设备运行时发出的声响,能从多种机器共同发出的“交响乐”中,快速分辨出时某个机器的某个环节出了问题。

  刘俊刚(右)与同事一同巡检。 大港油田供图

  刘俊刚(右)正在做设备检测。 大港油田供图

  这几天,他一直在研究构建一个让能耗监测系统自动生成节能报表的专家分析系统,这样能省却大量抄表统计的重复劳动。

  一层甲板上分布着17个采油井的井口。刘俊刚告诉记者,这是国内首次采用全单筒双井设计,这样的布局能节约近30%的甲板面积,让钻井数量增加一倍。“我45口井!”刘俊刚说。

  紧紧排列的井口下面,十几根输油管深深斜插入海底深处的岩层,如同大树的根系一样,从海洋深处源源不断地汲取养料。这些原油经过平台上的电设备加热后,都会通过海底管道输送至人工岛,进行初步加工分离后再送往陆地。

  一代代石油“匠人”的接力

  混着海水的黑色原油从埕海一号顺着长长的管道流入人工岛,那里是聂虓宇母亲工作的地方。聂虓宇觉得,“像是一代又一代石油人的接力。”

  这个春节,聂虓宇守在埕海一号,母亲守在人工岛,一段20多海里的海路隔开了一家人的团圆,但他们总觉得好像就在一起。海上平台需要经常与人工岛沟通采油情况,聂虓宇笑着说,“拨通电话时,那边接听的常常就是我妈,我们谈的都是工作。”

  “很多人到了休息时间,也愿意一直待在岗上,”于腾蛟说,海上不比陆地,要求每个人都掌握更全面的技术才能应对更多突发状况,一丝一毫的误差在大海里可能就是性命关天的事。

  李进是埕海一号的采油工,他每隔两小时他就要去查看一下每口井旁边的各种仪表,他清楚,一颗螺丝松了些许、一根管子角度稍斜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都可能引发异常,“等到后台数据报警再处理,可能造成更大的麻烦。”

  “要精益求精,更要创新,这是我们的工匠精神。”于腾蛟说,这里的每个人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珍惜着埕海一号。

  这几天,埕海一号上挂起了红彤彤的灯笼,炫丽的彩带和福字让海上充满了浓浓的年味儿。大家依然在甲板上、工作台上忙碌着,远处岸上灯火阑珊处,有他们牵挂和守候。

责任编辑:纪佳琦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