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教师评职称与献血挂钩为何让人不适

发稿时间:2023-01-10 21:53:00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网

  “献血者在学校评职、评优、评先中同等条件予以优先考虑”。近日,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某中学下发的一则通知引发热议。

  大连市普兰店区某中学下发的号召教师献血的通知 图据截图 图片来源:红星新闻

  该通知将教师评职称等与献血相挂钩的做法,引起了人们对此举是否公平、合理的讨论。据红星新闻报道,涉事中学负责人回应称,“发布此消息考虑不周,现已将其收回,完全按照无偿献血的文件要求(进行动员)。”

  根据多家媒体报道,2022年12月以来,受疫情、降温以及冬季为采血淡季等因素的叠加影响,多地都遇到了献血者减少、医疗用血紧张的情况。对于急需输血的危重病人、恶性肿瘤患者、孕产妇等群体而言,血库“告急”的状况无疑会带来较大隐患。在此情况下,各地号召民众积极献血,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用血“燃眉之急”,帮助延续甚至挽救更多生命。只是,简单将评职称与献血与否相绑定的做法,难免会将教师置于“被自愿”的境地,其合理性值得商榷。

  教师的职称评定有着严格的评判标准,不宜掺杂过多与非教学事务相关的内容。一般来说,这项评定包括思想道德、知识水平、专业能力、业绩成果等四方面标准,而在思想道德方面,是否“忠诚于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等,才应该是主要的衡量标准。

  如果将“是否献血”一条单独拎出来,作为“优先考虑”的重要参照,就会影响这一评定的专业性和稳定性。对此,一些网友的质疑不无道理:如果无偿献血可以被“优先考虑”,那么见义勇为、捐献骨髓呢?按照这个思路,这条清单仿佛可以被拉得很长,而在这个过程中,专业考评的价值也就被大大稀释了。

  而且,无偿献血并非“想献就献”,而是有着客观上的健康要求。比如,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心脏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患者,各种结核病患者等,都无法献血。如果一些教师平日兢兢业业,深受学生好评,却因自身不能献血无缘职称晋升,显然有失公平。要看到,职称评定与教师的职业认同、收入水平等息息相关,也是很多教师所看重的行业认可标准。如果这一标准掺杂了过多无关内容,就会让其专业指引作用变得模糊。

  要避免上述问题,更合理的思路还是让专业的归专业,公益的归公益,不要让二者相互混淆。对于将职称评定与献血与否相绑定的做法,很多人就表示,自己感到不适的点,就在于它让人少了些自愿捐献的自主性,多了些“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其实,学校要动员教师积极参与献血,可以采取一些更加暖心、更具人文关怀的方式。比如,为自愿献血的教师提供补助、调休机会等。这样做,既显示了对献爱心行为的嘉许,也规避了让教师感到被“变相强制”的“压迫感”。

  要缓解当下的用血紧张状况,也不能只盯着教师群体,还需鼓励更多人尽一份力。这其中,加大对献血知识的更新和科普力度,是重要的一步。特别是近日各地感染者有所增加,类似“阳过之后献血是否影响免疫力”“症状消失后多久可以献血”等疑虑较为普遍。

  对此,一方面要进行更科学、更接地气的科普,减少人们不必要的担心和顾虑。在科普时要特别注意,不能只给出抽象的结论,也要将其中的原理和道理讲清楚、讲明白,从而让人们科学判断、理性选择。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现实中很多人对当下用血紧张的情况并不知晓。对此,实事求是地进行宣传报道,让采血车更“可见”、更可触达等,能够调动起更多富有爱心者的献血积极性,从而满足更多病患的用血需求。

  总之,无偿献血作为一种爱的传递,应该是充满自主性的,它可以被鼓励,却不应与过多无关的评定标准相绑定。

原标题:教师评职称与献血挂钩为何让人不适
责任编辑:白珂嘉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