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为什么在隆冬而不是其他时节放开?为什么短时间内进行迅速调整?梁万年这样回应

发稿时间:2023-01-10 10:21:00 来源:华商报 中国青年网

  1月8日起,我国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这是自2020年初,我国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传染病甲类防控措施三年之后,疫情防控政策进行的又一次重大调整。近日,央视《面对面》栏目专访了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

  记者:从2022年12月上旬开始,陆续出台了二十条、新十条,到现在的“乙类乙管”总体方案。坦率地说很多人觉得出乎意料,没有想到在这么短时间内能作出这么迅速的策略上调整,当时主要依据是什么?

  梁万年:疫情到2022年年底的时候,有几个方面变化让我们感觉是可以进一步实行优化调整的时机了。第一是病原体的致病力发生了明显变化,在下降;第二,整个中国人的主动免疫水平在明显提升,像疫苗的接种,特别是对老年人、对一些高危人群的疫苗接种,比例达到了一定要求;另外,我们从药物的一些手段、对重症救治的一些资源准备等等……各个方面综合分析来看是一个机会。这个机会是基于一个基本的前提,就是这个病毒是无法把它消灭掉的,尤其是奥密克戎变异株,一个人传二十多人,它的传播力这么快,不感染几乎是不可能的,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做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必须要做出一个抉择,怎么来有效地平衡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把资源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发挥最好的效率,所以我想这种调整是主动的,不是有些人认为是因为你防不住了,你是被动的,你是不得不调整的,不是这种情况。

  记者:重大策略调整之后,老人有可能遇到的风险是什么?

  梁万年:从全球的数据,包括疫情流行的一些国家和世卫组织所公布的数据,以及国内一些疫情情况非常明确,这个疾病主要的重症和死亡的发生人群是老年人群,所以如果说疫情进一步传播,首先受害的是这些人。

  记者: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是要将各个因素都权衡进去,做出一个决策。但是把目光放小一点,如果自己的家里面有老人遇到了这样的一个危急状态,怎么去面对这一切呢?

  梁万年:这次的疫情,可能有些老人患了病,甚至得了重症,有的去世了,这一点我们感到非常沉重。但是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这种疾病的传播范围太广、传播速度太快。它确实是对我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构成了重大威胁,在这些情况下,就是要千方百计努力减少这种危害。

  记者:当时我们说不放开最重要的是考虑到老年人,因为一放开他们会最先遭到重创,但是现在我们恰恰也是在隆冬时节做出一个重大的策略上的调整,那么有没有比这个再好一些的时节?

  梁万年:奥密克戎变异株这个时刻的致病力是弱的,我们认为这个时候针对变异株进行一些相关的策略和措施调整应该是最佳的,什么时候调整是一个综合判断的结果。

  之所以选择在当下的时机对疫情防控政策进行调整,也和我国老年人群接种新冠疫苗的实际情况有直接关系。2022年的2月我到香港,发现死亡的94%是老年人,当时香港的疫苗接种率是86%多,但是老年人的疫苗接种率不到15%。我们当时疫苗接种率也是80%多,老年人的疫苗接种率在几个月前的时候还不到40%。

  记者:现在呢?

  梁万年:现在80%多了。疫苗接种以后对重症和死亡的保护效率是好的,但是抗体的持续时间是有限的。2023年六七月份季节呼吸系统病少,放开最好,但到那时,我们老年人群疫苗接种所产生的主动免疫保护力在下降。

  记者:如果放在2022年的夏季呢?

  梁万年:那个时候不行,那个时候整个老年人群、整个加强针的疫苗接种水平没有达到我们预期保护的效果。老年人的疫苗接种率是比较低的,所以我们就是利用了这些窗口期,再进一步强化老年人群的疫苗接种。

  记者:国家现在下大力气在关注老年人、救治老年人。但现实是即便医疗资源开足马力去运转的话,也消化不了一时间这么多涌向医院的老年人,就会出现一些在医院大厅里面、躺在急救病床上的老年人,看着挺让人着急的。

  梁万年:因为这个疾病来势太快了,短时间内大量的感染,特别是老年人需要到医院来,而且难免在短时间内让医疗资源出现一些紧缺,所以国家千方百计地把医疗救治,把防医疗挤兑放在了优先战略位置来考虑。

  记者:现在大家还是觉得,虽然你们做了准备,但是也没觉得准备是充足的?

  梁万年:从全球来看,都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说准备好了,都会难免出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不论是北美还是欧洲,还是其他一些国家,当一个疫情高峰来的时候,都或多或少在一段时间内出现一定程度医疗资源挤兑,我想这个不仅仅是中国的情况。现在关键的问题是,在这种紧缺的状况下,在资源相对紧张的情况下,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确定优先的救治对象,来实行分级诊疗,来真正使一些高危的人群作为最优先的人群及时得到救治。

  记者:在过去的一周有一个现象,因为出现了XBB这样一个新的变异株,网上说要备一点诺氟沙星,还有一种拉肚子的药,事后证明那条信息不实,可是在面对一波一波新的变异株的时候,我们又应当信谁的呢?

  梁万年:政府会通过专家的一些建议,及时发布相关的信息和指引;另一方面,老百姓还是要绷紧一根弦,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对的,要有一定的警惕性。这次新冠感染疫情的防控,在公共卫生的角度来说,感受到除了病毒疾病带来的危害,另外一个很大的危害就是信息流行病,各种的信息谣言出来,对人也产生了一些影响,像焦虑等,其实也还要严格防范。

  记者:在过去的一段时间,有的城市已经经历过感染高峰了,那么对于即将到来的春运高峰产生的冲击,会不会比想象中要小一些?

  梁万年:从国家为基本单位的这个情况来看,很多的省份都已经是达到了高峰,甚至有些出现了下降的趋势。通过春节的流动引起比较大的第二波或第三波,这种概率不排除,但是概率比较小,即使有也不会是太大的一个波峰。

  记者:那就是不会像经历过的那么严重?

  梁万年:对,肯定不会的。因为我们经历了这一波以后,绝大部分感染的人是有相关免疫力的。但是要考虑到感染人口结构问题的变化,像农村地区一些老人在家不出门,可能因为春节的流动,走亲访友被感染了,再加上农村本身的医疗救治条件不如城市,所以要防范出现农村的医疗挤兑,特别是老年人感染以后如何得到及时救治的问题。

  怎么加强农村防控,我想最简单的一个是要确保农村的老年人有人去管他,要知道他现在在哪、什么样的情况;第二点,一旦需要住院治疗,不论是到定点医院还是到重症,一定要有快速转诊,能够及时收治;第三点,要有药来给农村用。

  记者:现在能做到吗?

  梁万年:那必须要千方百计。我相信短暂的、局部地区的一些缺乏谁都不能避免,但发现这些问题要快速采取措施,我们很快就能够解决这个问题,这一点应该是有信心的。 据央视

原标题:为什么在隆冬而不是其他时节放开?为什么短时间内进行迅速调整?
责任编辑:hz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