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工网评论员 郭振纲
全面排查并取消医保不合理限制,向社会发出明确信号,即要进一步优化医保基金使用,增强医保服务的便民性,提升公众的获得感。此举对一些地方继续设置不合理门槛、增大参保人享受医保服务的难度甚至损害参保人利益的做法提出警示,有利于引导更多地方真正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和管理理念,以更科学的监管方式增强医保基金的保障能力。
据12月23日新华社报道,国家医保局近日印发《关于全面排查并取消医保不合理限制的通知》,将重点排查医保在协议管理、预算管理、审核结算、考核评价、基金监管等方面是否存在不合理限制和要求,直接或间接导致医疗机构在为参保人员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产生不方便甚至损害参保人员利益的行为。
一段时间以来,不少百姓反映一些医疗机构在医保基金支付上存在不方便、不合理问题,集中体现在住院天数存在上限,以至有的患者不得不重复住院;门诊处方药量过少,使得一些慢性病患者不得不频繁就医;有的地方门诊费用不报销或者报销比例很低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医保基金功能的发挥,给一些患者带来不便。国家医保局针对相关问题进行排查,回应了公众的呼声,对各地规范医保基金使用具有引导和警示意义。
医保基金是公众的“保命钱”。近年来,有关部门接连出台规定,从细化基金使用途径、建立飞行检查制度强化监管、拓宽医保基金支付范围、优化医保报销流程等多方面,一步步织密医保基金使用的安全网、防护网,强化基金的便民性,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发挥医保基金的功能,将“保命钱”及时、精准地用到最需要的地方。与此同时,一些地方也确实存在一些不合理限制和没有法律政策支持的要求,客观上减损了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和功能发挥,给一些患者造成一定困扰。
上述问题的存在有多种原因,包括一些地方要顾及医保基金的支付能力,要防范一些医疗机构以不正当手段侵占医保基金等。比如,一些欠发达地区受医疗保险收入来源少和财政保障能力较弱的制约,医保基金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于是对住院天数和门诊报销费用进行限制;一些地方为了防止医疗机构过度医疗、不合理获取医保基金,防范“小病大养”浪费医保资金等,对定点医疗机构的医保结算系统进行权限锁定。近年来,一些地方虽然资金压力已逐步减轻、保障能力有了好转,但仍然沿用原有审核考评监管制度,导致一些限制性措施或要求没有被及时清理或取消。
其实,增强医保基金的保障力、安全性,与提升其便民化并不矛盾。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各地医保基金支付能力稳步提升,加上社保基金统筹调剂政策的逐步实施,一些地方医保基金保障能力有了较大改善。与此同时,近年来国家医保局不断加大医保基金监管,一些医疗机构“打擦边球”非法侵占医保基金的空间不断被压缩,且公众对医保基金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升,对将医保基金用在“刀刃上”的共识不断增强。在此背景下,一些地方依然沿用老做法对医保基金设置不合理限制和要求,有悖于医保基金使用便民化的初衷。
全面排查并取消医保不合理限制,向全社会发出明确信号,即要进一步优化医保基金使用,增强医保服务的便民性,提升公众的获得感。此举对一些地方继续设置不合理门槛、增大参保人享受医保服务的难度甚至损害参保人利益的做法提出警示,有利于引导更多地方真正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和管理理念,以更科学的监管方式增强医保基金的保障能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医保基金监管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制度基础,是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制度之一,建立起符合现代监管理念要求的医保基金制度体系,为公众提供精准、有序、安全、便捷的医疗服务,应该成为医保基金管理的长远目标和努力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排查并取消医保不合理限制,是朝这个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期待通过排查,为后续清理、取消不合理限制性规定提供数据支持,切实增强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