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六成受访者直言过度复杂的促销规则会影响购物兴趣

发稿时间:2022-11-10 12:00: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品芝

  实习生 姚秀清

  “双十一”购物促销活动正在进行中,近日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和消保组织发布了相关消费提示。你在消费中遇到了哪些问题?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2003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1.9%的受访者表示过度复杂的促销规则会影响购物兴趣,59.8%的受访者指出“双十一”促销存在先涨价后降价,营造大让利假象的问题。

  首都师范大学油画系大四学生王宇晗认为,既然购物节是为了以优惠促销量,就要有明明白白的优惠,不用弄出一堆复杂的促销规则消耗消费者的热情。“比如有人送我一个苹果,但需要我帮他个忙,又提出了一堆要求,规定时间、地点、携带方式、交接手势等,我可能就不想帮他了,我不仅这次不会帮,以后都不会再帮了,因为我会判定他是个事儿特多的人。同理购物节也是,如果总是这样的话,大家就烦了,就真的不会再凑这个热闹了”。

  一直以来,双十一“烧脑”的游戏规则困扰不少消费者。调查显示,61.9%的受访者表示过度复杂的促销规则会影响购物兴趣,22.1%的受访者表示不会,16.0%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江予说,大家都希望用最小的方式撬动更多用户的参与购买,这个出发点是没错的,互联网提供了这样的可能性。大家都在参与这样一个活动,需要让人们在这样的活动中收获更多乐趣。有的人可能觉得这样比较麻烦、很烧脑,但有的人乐在其中。

  山东威海的70后姚军说,往年的促销规则总让人觉得云里雾里,“还是把促销规则说得明明白白些好,别让人事后才反应过来,自己的理解和商家的解释不是一回事”。

  姚军认为,简单易懂很重要,太烧脑了还不如不买。有一些烧脑的游戏,看都看不懂,更别说参与了。

  王宇晗说,之前“双十一”的规则挺复杂的,平台不会自动给折扣,要自己去添加和使用,往往会出现付完款了但有张优惠券没用的情况。有时候商家发一堆优惠券,看着挺多,实际上不能叠加使用,也挺唬人的。再就是有一些规则确实优惠挺大,但是附加了一堆要求,稍有不慎就会丧失优惠机会。

  “今年‘双十一’我早选好了东西,所以这个商品一两个月之前是个什么价钱我都心中有数,我买的这几件东西不存在先涨价再减价的情况,都是实实在在优惠了。但我身边的朋友就遇到了先涨价后降价的情况,她一个月前看上了一个20元左右的灯,想留到‘双十一’一起买,等最近一看,那个灯变成110元了,标着‘双十一’限时折扣80元,最后算上满减优惠,大概六七十元到手,但这就是一个原价20元的东西,我那位朋友瞬间就不想买了。”王宇晗觉得这种情况绝对不是个例,希望尽量杜绝这种现象,不能打着购物节的名义欺骗消费者。

  “双十一”促销还存在哪些问题?调查中,59.8%的受访者指出存在先涨价后降价,营造大让利假象。其他还有:大数据杀熟(56.8%)、混淆“定金”“订金”(51.0%)、借“电商专供”提供品质不一的商品(47.2%)、同一商品不同链接不同价码(37.8%)等。

  黑龙江大庆90后肖菁菁(化名)也遇到了先涨价再打折的情况,打折的时候还不如平常日子买的便宜。“我跟朋友一起看中一件商品,她是平时买的,我想着快到‘双十一’了,加在购物车里一起凑单,还能省钱。结果她花了740元,而我打完折后,减去满减等活动金额,实付799元。同一家店铺,同一件商品,‘双十一’买的比人家贵了50元,心情无比糟糕”。

  肖菁菁觉得预售也只是噱头,不在预售时间购买的商品商家会出优惠券,算下来也是同样的折扣,预售商品并不会更划算,不同的促销方式而已。

  姚军觉得“双十一”的售后问题处理起来很麻烦,消费者会浪费很多时间,希望商家或者平台跟消费者之间的沟通能够更畅通一些,不能让消费者有问题找不到解决渠道。

  受访者中,00后占29.5%,90后占42.7%,80后占21.8%,70后占5.3%。

责任编辑:任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