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双十一直播购物 超三成受访者对购物体验不够满意

发稿时间:2022-11-10 11:12: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杜园春

  实习生 张家悦 朱锐

  正值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如今,看直播下单已经成了人们网购的重要方式,各电商、社交平台都有带货主播的身影。直播间的购物体验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网购满意度。今年双十一,你在直播间下单了吗?体验如何?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2668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这个双十一,82.6%受访者在直播间购物了,34.4%的受访者对购物体验不够满意。价格是否更优惠最受大家关注。89.7%的受访者期待建立对直播主播的信用评价体系。

  这个双十一,82.6%受访者在直播间购物了,价格是否更优惠最受关注

  北京的周天是一名2岁孩子的宝妈。她介绍,双十一购物开销不小,“家里换了一套新锅具,买了牙刷、抽纸等日用品。还给宝宝买了滑板车、羽绒服、鞋、洗浴用品等”。除了在店铺下单,周天的很多物品都是在一名网红主播的直播间“一站式”下单的,“是专场母婴节直播,看一场下来吃穿玩用都备齐了。但有些品牌不是自己想要的,整场跟下来有些疲惫”。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环境科学专业的吴启明觉得,在主播的讲解下,他能更直观地了解产品的功能特性与使用感受,还能实时发送自己的疑问,得到及时应答。双方在这个过程中建立起了较强的互动关系。再加上直播间往往都有优惠价格,他的体验是不错的。

  调查显示,今年双十一购物节,82.6%的受访者在直播间购物了。

  大家在直播间的购物体验如何?65.6%的受访者表示较好,29.8%坦言一般,4.6%直言较差。交互分析显示,70后的购物体验相对最低(60.3%)。

  胡晓晴就职于一家私企,平时经常在直播间购物,今年双十一更是没落下。“因为大促期间直播间的优惠力度比平时大很多,我特别关心直播间商品的质量,会不会以次充好。如果买一些号称‘土特产’的食品,我还会顾虑安全性是否符合标准”。

  周天表示,她最关注直播间的价格是否最优,“因为在直播间买东西担心错过得一直盯着,时间成本比较高。所以价格不够优惠我是不会去参加直播的”。此外,主播的选品能力也是她看重的,“比如在同一品类里,主播是选择产品质量好、口碑好的,还是选择利润高、噱头大于实用性的。今年就因为要给孩子买某品牌滑板车,特意跟了一场直播”。

  大促期间在直播间下单,大家都关心哪些问题?调查显示,价格是否更优惠最受关注,64.6%的受访者选择了此项,其次是产品会不会以次充好(59.4%),52.7%的受访者关心售后服务保障问题。其他还有:主播是否有责任心、推荐靠谱(47.9%),承诺赠品是否会如实发货(43.7%),品牌商品真伪(42.4%),发货时效(30.2%)。

  直播间购物,90.8%受访者感到购买决策易受影响

  周天调侃,自己在直播间经常“头脑发热,冲动下单”,买回一堆利用率低的东西,时常后悔。“有的带货主播特别能渲染氛围,感觉‘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而且对于一些头部网红主播,我也会比较信任,觉得错不了。不过也有踩‘坑’的时候,今年双十一我在一网红主播直播间下单了一套护肤品,比自己直接购买贵了不少,挺失望的”。

  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大四学生张淼是直播间购物的常客。她介绍,经常会有一款产品她本来不感兴趣,但通过直播,就有冲动去尝试。很大程度受到直播间气氛的影响,“比如直播间评论区有人留言使用体验非常好、催促上架,或者下单量噌噌暴涨,都会使我心动。有时主播也会进行同类商品的优势对比,总结产品特点,看上去专业又有诱惑力”。

  调查显示,在直播间购物,90.8%的受访者都感到购物决策容易受到影响。具体来看,评论区留言(55.1%)、商品下单量(53.4%)和直播间人气(48.2%)是三大影响因素,之后是带货主播(46.5%)。仅9.2%的受访者表示不会受到干扰。

  针对消费者在直播间容易冲动下单的现象,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分析,一方面是基于对主播的信任,减少了对宣传的戒备心理。另一方面,一些直播间存在虚假下单量,上演货品一上架就抢光的假象,有的还会有“托”不断在屏幕中留言求加货。利用了人们的从众心理、羊群效应,造成消费者的认知误差,并利用消费者存在的信息鸿沟,使其激情下单。“这种情况涉及到广告法中的虚假宣传、电子商务法中的虚假销售,还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诚信原则”。他还指出,一些直播间会伴随着节奏感很强的音乐,主播或团体进行忽悠,利用“洗脑式”销售,让消费者产生冲动购物的行为。

  89.7%受访者期待建立对直播主播的信用评价体系

  吴启明认为,直播平台要建立起有效的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响应消费者的申诉,并建立完备的处罚机制,对失信、违规的主播,进行及时警告、平台封禁等措施,构建诚信、透明、公平的交易环境,促使直播带货良性发展。

  去年,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组织完成了《直播电子商务平台管理与服务规范》行业标准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拟对直播主播及商家建立信用评价体系。

  对此,张淼非常看好。“现在淘宝店铺不是也有评分吗?消费者能凭显示的钻石、皇冠等来得知店铺等级。信用评价体系的出现一定能提升直播间卖货的服务水平,也会促使主播和团队对产品更有责任心,让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更好。我非常期待”。

  89.7%的受访者表示期待建立对直播主播的信用评价体系。

  对直播主播及商家建立信用评价体系,朱巍分析,实施的难点主要在平台。需要平台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信用“可视化”,体现出来。另外一方面,平台要建立起信用评价体系,把所谓的“信用”和在线数量、流量分配、算法推荐、用户黏度、用户评论,包括内容管理等多方面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信用生态系统。“最后的良性现象应该是,信用高的,流量自然高,平台也应当给予流量。而信用低的,再花钱买流量平台也不能给。而且这个信用不应该是保密的,而是让所有人都看见、都知道。这是平台的责任”。

  朱巍表示,流量是主播的“命门”,主播一旦出现相关问题,平台应当限制其流量。他指出,除了对直播间进行直接处罚,直播间背后的MCN公司也要承担连带责任,而且更要落实到网红个人身上,“这是网红的‘七寸’。避免出现用公司做‘壳’、被处罚了用公司来规避责任的现象”。

  参与本次调查的受访者中,00后占27.0%,90后占43.3%,80后占24.0%,70后占4.7%。

责任编辑:任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