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鑫宇 王钟的
受访者:赵海若(博士研究生) 林枫(本科生) 钱隆(硕士研究生)
点击企业发来的AI面试链接,电脑屏幕上立即出现一个虚拟人物以及一行文字:欢迎参加此次面试,面试共有4道题目,准备好后请点击“开始”按钮作答……近年来,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互联网应用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上网课,线上远程实习、求职,成为大学生校园生活的常态。大学生怎样看待“线上”?线上生活改变了什么?我们邀请不同年级的在校生,请他们通过个人经历分享线上校园生活。
“有的同学甚至在被窝里听课”
中青报·中青网: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网课成为学校开展教育的主要方式,大家对网课有怎样的印象和体验?
赵海若:网课已是常规场景了,就算学校没受到疫情直接影响,部分不能返校的同学也只能听网课。我感觉大家还需要进一步适应网课,比如老师要注意与麦克风的距离,让线上同学看到板书画面等。上学期,我当一门课的助教时,就经常提醒老师:如果您不拿麦克风,线上的人根本就听不到。
我听说有很多同学经常在被子里面听网课,这对学习效果的影响还是挺大的。我更喜欢面对面交流,学生表情能反映出他接收信息的情况,老师的手势动作也能促进教学。如果只是对着屏幕或摄像头,交互感会被明显削弱。
林枫:客观来说,网课还是有两个优势。首先,很多老师会提供录屏,学生可以随时调整听课进度,对掌握较好的部分可以开倍速,对听不太懂的内容可以反复重播。在听课过程中,可以在网上搜索相关资料,从而辅助听课。另外,一些同学喜欢网课是因为可以减少通勤时间。大学的教室不固定,需要在几个教学楼之间走来走去,上网课节省了路上的时间。
但我个人还是偏向于线下课。大学里,老师用的网课软件不是统一的,有的老师也不熟悉系统怎么使用,会给学生听课带来障碍。虽然网课系统有留言功能,但有的老师不会看留言区,或者因为学生表达不清而沟通不畅。学生听网课肯定不如线下听课认真。早上8点的课,有同学就会在床上听,甚至在被窝里听。
录播课程也有弊端,大家都去看回放的话,网课仅有的互动性也丧失了。录播课程也更加考验学生的自制力,因为它不像直播课堂严格点名和考勤。
钱隆:网课的效果好不好,还是跟老师的管理有关系。如果任课老师要求开摄像头,大家肯定都会找一个比较干净的地方,洗个头洗把脸,收拾一下自己,让自己有学习的状态。如果任课老师不在意管理,学生上网课的状态自然随意,甚至边吃东西边听课。另外,我们专业除了上课学习,田野调查很重要,相比过去的学长,我们这几届调研和实践的经验就欠缺了不少。
赵海若:好的网课也有,但班级规模越大,网课管理难度就越高。我们有过小规模线上读书会,大家都会把摄像头打开,能够像面对面交流一样讨论问题。如果是100多人的大班,在人群里“隐身”就比较容易了。有管理要求比较高的老师,上课会点名,还要求学生提问,提问的质量和次数会记入成绩,这样的网课交互性就比较强。
钱隆:还有一点,网课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教育资源的地区差异、校际差异。我就读的大学位于西南地区,学术资源肯定没有北上广丰富。本专业的讲座、研讨会改成线上举办,或者线上线下两个会场同时举行,这为我了解其他学者的观点提供了便利。即便疫情结束了,我还是希望这种线上分享的形式能够保留。
“社恐”的同学线上面试发挥得更好
中青报·中青网:几名同学分别处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对实习、求职与相关面试想必有不同感受,能跟我们分享一下吗?
赵海若:今年暑假,我正好刚刚经历了一次线上实习。线上实习或者工作最大的影响,就是导致更加难以区分“公领域”与“私领域”。在线下上班,下班以后除非有特别紧急的事情,老板一般不会不停地发消息、要求完成什么任务。如果是线上实习,加班就显得理所当然,工作与生活的时间也很难得到区分。
对学生来说,线上实习的学习收获也会变得较少。我暑假实习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写公众号推文,如果实习单位的老师就坐在自己身边,手把手指导修改,对实习生能力的提升效果就更明显。线上实习的交流就没那么直接。
不过,现在跨地区的远程实习也越来越普遍。北京的学生能够通过互联网在杭州的实习单位实习,这给大学生提供了更多机会。
钱隆:我也觉得有些工作是没有办法线上完成的。我和朋友从今年夏天开始尝试创业,做非遗、手工制品的电商。尽管是开网店,但我们还是需要与供货商面对面谈合作。我们创业伙伴之间,也会约着线下见面沟通。
赵海若:说到线上面试,它可能有利于一部分人,但也会对另一部分人造成不利。我在参加博士生入学考试的时候也是线上面试,我喜欢与人面对面交流,线下交流的表现力比较强,但线上交流就很难让面试老师感受到这点。老师问一个问题,我们一板一眼地答一个问题,缺乏轻松自如的交流氛围。还有的面试,会让面试者事先录好视频发过去,面对空荡荡的镜头说话,我会表现得不像自己。
对于有些“社恐”的同学来说,在寝室、家里隔着屏幕线上面试,处于比较熟悉的环境,可能发挥得更好。
林枫:我刚刚上大二,虽然还没有经历实习、求职的面试,但在升大学时经历了强基计划的面试,一次是与教授通过屏幕、摄像头交流,因为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眼神交流,所以比较轻松自如,没有面对面考我的压迫感。后来我又参加了一次线下面试,面试老师是微笑、皱眉头还是撇嘴,这些表情或动作我都可以看到,我就会想自己回答得好不好,心里就会更紧张一点。
在互助群里找回大学应有的氛围
中青报·中青网:除了学习和工作,在个人社交、兴趣爱好、娱乐方面,线上生活带来哪些改变?
赵海若:最明显的就是异地恋。通过网络,我们可以一起听歌、打游戏、看视频,用各种方式保持情感联系。
在校园生活上,如果对学校的管理措施有意见,可以很方便地通过网络表达。比如,有几个同学喜欢打羽毛球,但是之前学校羽毛球馆被用来测核酸了,他们就通过校长信箱建议转移核酸点。学校领导很快听取了建议,在校园里分散设置核酸点,羽毛球场馆也恢复开放了。校领导还会关注学生的匿名发言墙,倾听学生的声音。
林枫:因为疫情封校的时候,同学们只能在学校里吃食堂。但是,如果能够点外卖或者网购,大家就会疯狂地在网上下单,买零食、衣服,囤积生活必需品。大家最不愿意听到的话是:“您的快递因疫情防控被滞留在路上。”
封校期间,同学们还自发建立了互助群。他们会在群里说,谁有苹果,谁有咖啡,然后互相交换物资。虽然是“以物换物”,但这种通过网络互帮互助拉近了同学之间的距离。还有同学开了分享电子书、电影、音乐的共享文档,大家会在上面填写自己认为好看的东西,把文档填得满满当当的。没有封楼的时候,几个喜欢弹吉他的同学自发组织约歌群,邀请同学一起大合唱。晚上在草地上吹着晚风,边弹边唱周杰伦的歌,这就是大学的氛围,让人非常感动。
钱隆:我的本科同学如今已分散在全国各地,以前我们经常一起聚餐。现在很难找到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了,有一天我们就约了一波“云聚餐”。大家开着视频聊天,有时候还会举起杯子隔着屏幕碰一下。因为太不容易在线下见面了,就需要更用心地去经营友情。
中青报·中青网:网络在大学生活占到多少比重?你怎么看待信息技术对于现代生活的作用?
赵海若:网络占大学生活的比重肯定是越来越大的。我的观点是不能因为技术进步而放弃理想。网络确实带来了诸多便利,但要分清楚什么是暂时的妥协,什么才能真正让生活变得更好。
钱隆:网络对方方面面的渗透更深了。我认识一个习惯手写字的老师,以前都不会用电脑,现在也开始使用微信处理一些事情。但是,我也同意之前同学的说法,互联网终究是有限的,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接触,本应抵达一个更自由、更广阔的世界,去感受、看见、闻见、摸到。网络把每个人变得数字化了,工作生活忙起来时,只有手机提醒我们朋友的存在。我觉得我们一定不能被网络数字化了,变成一个不重要的虚拟符号。只有珍视真实的“人”的相处,才能更懂得生活的意义。
林枫:我在这个问题上可能和两位学长学姐不太一样,对网络的态度更积极一些。平时我有70%的时间花在网上,确实体会到了它给我带来一些益处,包括更多的学习资源、更多了解外部信息的渠道,跟生活在不同地域但有共同爱好的朋友建立联系。
但是,网络也消耗了太多碎片化的时间,用户一刷就刷很长时间,算法让你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我觉得网络只是一种手段和方式,大家使用网络的时候,要避免自己变成屏幕上冷漠的、和社会脱节的人。所以,我觉得网络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帮助我们在成长路上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