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9月28日电 (记者 李佳佳)《2022中国城市休闲化指数》报告28日在上海发布。报告由上海师范大学休闲与旅游研究中心和华东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休闲研究中心共同组成的《中国城市休闲化指数》课题组联合编制与发布。此报告是课题组自2011年公开以来的第12份报告,也是目前中国有关休闲城市建设测度方面延续时间最长、最权威的研究报告。
从综合指数来看,2022中国城市休闲化指数排名前5位的城市依次是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和深圳,这5座城市本身经济水平相对发达、人口规模较大,因而有比较充分的休闲产业供给和市场消费规模,能够为休闲化水平的提升夯实发展基础。
排名6-10名的城市分别为成都、杭州、南京、西安和武汉,这些城市近年来被定义为新一线城市,发展势头强劲,尤其在消费端方面为城市休闲化水平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排名后5位的城市是兰州、拉萨、呼和浩特、西宁和银川,反映了5个城市在城市休闲化发展的整体性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
报告发现中国城市休闲化发展呈现如下特征:第一,从城市休闲化发展的基本态势看,中国城市休闲化总体格局基本稳定,整体水平不断提升,超大或特大城市在城市休闲化进程中的引领作用和示范作用显著。
第二,从城市休闲化发展的五个维度看,休闲生活和消费、休闲空间与环境两大维度在各城市间的发展差异最小,既体现了城市居民巨大的休闲消费需求与追求美好生活的高涨热情,又凸显出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取得的积极成效与城市游憩空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的发展态势。
第三,从东中西部区域城市休闲化发展状态看,“东部领先,中部崛起,西部赶超”的发展态势趋于稳定,但是稳中有变。其中,以重庆和成都为代表的西部地区,在“一带一路”建设和一系列政策红利的助推下,近年来城市休闲化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发展势头甚至强于中部地区。需要指出的是,东北地区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区域,近年来在城市休闲化发展方面整体上处于调整周期,城市排名滑落明显,值得关注。
第四,从城市群角度看,城市群正在成为引领城市休闲化发展的高地,持续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成渝、长江中游等五大城市群各具优势,其中,长三角城市群优势最为明显,而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城市群休闲水平发展势头迅猛。
第五,从各城市休闲化指标的内部结构看,有序性协调性发展特征明显,而且正在走向优质耦合协调发展阶段。
《中国城市休闲化指数》课题组首席专家、上海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楼嘉军认为,未来中国城市休闲化发展将会出现如下几个趋势。第一,城市休闲化效应由显现“引领示范”向发挥“辐射带动”转变。当前,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杭州等超大或特大城市为首的休闲化发展势头迅猛,尤其是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式下,这些大城市内部涌现出的新休闲消费业态正在向周边城市蔓延,由此可以预判,超大或特大城市休闲化必将在推进中国城市整体的旅游休闲环境优化、旅游休闲服务体系完善方面发挥辐射性和带动性作用。
第二,城市休闲化模式从偏好“规模化发展”向探索“内涵式提升”转变。在人民城市、公园城市等全面体现新发展阶段理念的城市建设新模式下,中国城市休闲化发展必将更加注重有趣、有料、有温度的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休闲业态打造,在城市新发展理念以及美好生活的价值引领背景下,中国城市休闲化的发展,无论是在休闲环境优化、休闲业态打造、休闲消费转型方面,都将更加追求内涵式、融入式、细节式的发展,摒弃片面追求规模扩张型的休闲及相关产业发展模式。
第三,城市休闲化场景从注重“现实营造”向聚焦“虚实融合”转变。未来,随着元宇宙新赛道的持续布局,数字化休闲场景必将在城市居民的休闲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四,城市休闲化结构从推进“基本协调”向追求“优质协调”转变。随着“90后”“00后”等新一代消费主力的崛起,休闲供给市场必将更加追求高品质和特色化,从而助推城市休闲市场秩序的规范性和有序性,成为推进中国城市休闲化结构向优质协调方向转变的重要环节。
《2022中国城市休闲化指数》报告立足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的现状,从经济与产业发展、休闲服务与接待、休闲生活与消费、休闲空间与环境、交通设施与安全等五个方面,对列入监测的27个省会城市、4个直辖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共计36个城市休闲发展的现状进行测度与分析。纳入监测的36座城市,合计人口为37309.70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6.42%;合计面积为536029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59%;合计国内生产总值为387703.20亿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8.25%。显然,通过研究36座城市休闲化指数,对于全国范围内城市休闲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与示范效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