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
“人品、艺品、作品,三品合一,做好了才能做一个好演员。”在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上,“天坛奖”国际评奖委员会主席李雪健这一番发言,不仅是他对年轻演员们的建议,更是他从艺四十余年的准则。
虽然因为声带受损,说话有些嘶哑,但李雪健字字真切,句句饱含对电影事业的热爱与尊重。当被问及是否会继续演电影时,李雪健也恳挚回答:“我会一直演,一直到演不动为止。”
8月19日,本届北影节迎来了最后一场“大师班”。李雪健作为主讲嘉宾,电影《横空出世》导演陈国星、编剧陈怀国、主演李幼斌、美术指导林潮翔、摄影师张黎和剪辑师周新霞作为对谈嘉宾,围绕“电影制作幕后故事”“电影角色塑造”和“新时代背景下的主旋律电影”等话题展开对谈。
从影四十余年间,李雪健留下了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朴实而富有激情的表演风格赢得了观众的肯定,他的敬业精神在业内传为佳话。《横空出世》中的冯石将军一角,便是李雪健奉献精神的最好体现,身处荒凉戈壁,以决心对抗风沙,将一切奉献给国家。本场大师班便从《横空出世》这部主旋律杰作开讲。
作为庆祝新中国成立50周年的献礼片,1999年上映的《横空出世》以极高的制作水准获得了观众和业界的广泛好评,一举拿下了第2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等7项大奖。此次《横空出世》剧组23年后在北影节重聚,各位主创回忆起当年在片场的往事,依然历历在目。
作为《横空出世》的主角,李雪健上台前,用一个军礼向到场嘉宾及观众致敬。虽然发声吃力,但李雪健依然珍惜每一次发声的机会,将自己多年来积累的感悟毫无保留地分享给所有人。
阔别多年后再见这群因电影结识的老朋友,李雪健显得格外激动。他说:“非常高兴和大家在这里见面,一同讨论《横空出世》这部电影,当初的拍摄非常艰难,今天能够再次见到大家特别开心。”
陈国星讲述了《横空出世》的创作契机。“当时北影厂给我看了一个剧本,是陈怀国和彭继超写的《马兰草》,得了夏衍文学剧本奖,这是写原子弹实验基地两代人的故事。厂里希望我来拍,但我不敢接这个事,便到基地去走了走。回来后觉得这个项目要做全景式,做得要大,格局要高,便把合作多年的张黎、周新霞、林潮翔老师聚到了一起。请李雪健老师时,我还给他讲了一个故事,1971年氢弹实验,轰炸机有过一次失误,带着氢弹起飞,需要投弹时怎么也投不下来,如果飞机带着氢弹回到基地降落,一旦爆炸整个中国的核试验要倒退起码40年,冯石将军是当时站在机场跑道上指挥轰炸机着陆的人。我讲了这个开场,当时雪健说我演了,我赶快汇报给北影厂,这才踏实下来。”
说起这次出演的感受,李雪健用两句话概括:“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这是陈怀国在剧本中提到的“马兰精神”(马兰是中国最重要的核试验基地的名字)。
李雪健补充:“距今已经23年了,电影里面有名有姓、没名没姓的人,他们是国家和人民不应该忘记的英雄,他们为国家为人民,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这是写在墙上的马兰人精神,年轻人应该到那个地方去看看,看了以后你们会流泪的,那儿有很多牺牲烈士的陵墓和当年做核试验的场景。”
在片中与李雪健演对手戏的李幼斌也谈起了出演时的心态,“我一听跟雪健老师合作,当时真的高兴。对我个人来说,我特别崇敬雪健老师,我觉得生活中他也是我的一位大哥哥,从艺术造诣上非常值得我学习,他比我大四岁,我看了他很多的戏。这部电影看完剧本我觉得挺难的,没见过这种角色,核物理科学家是什么样真不知道,后来见了程开甲老先生,他和我讲了很多。雪健老师也特别照顾我,经常告诉我该怎么演,我特别感动。这部戏拍完可以取得这样的成就,和大家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本文图片均由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