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天来得有点晚,城市上空长久地笼罩着疫情的阴霾,小区的喇叭每天早上循环播放着“抓紧下楼做核酸”,路上的行人在擦肩而过时把口罩往上提了提,每个人都小心提防着未知的危险,期待着春风能够早日将阴霾吹散,让大地重新焕发生机。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走过空喜一场的三月和稳扎稳打的四月,步入否极泰来的五月,苏州终于迎来好消息——连续7天社会面“清零”。公园里增添了许多孩子的欢笑,街道上重现往日的喧嚣,学校也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着复课事宜,老师在黑板上写下“春风十里,等你归来”,翘首以盼学生们重新踏进春光正好的美丽校园。
返校前后的师生们需要在校园里进行每日核酸检测,这项工作起初是由专业医护人员负责,后来由于医护人员数量不足等原因,需要招募志愿者继续进行核酸检测。一日接到校办老师打来的电话,问我愿不愿意做核酸检测志愿者,我不假思索,欣然应允。
经过严格的培训后,我们正式上岗。由于核酸检测一般在早上进行,我们要比平时起得更早一些。吃完早饭,来到更衣室,依次穿戴好N95防护口罩、医用帽、防护服、橡胶手套、防护面屏等防护装备,将全身上下遮蔽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双目光坚毅的眼睛。整装待发,我的内心升腾起无限的豪情,仿佛奔赴的不是检测点,而是硝烟弥漫的战场,一袭白衣就是我们坚实的铠甲。
我主要负责录入被检测人员的身份信息。选择检测点、开箱、扫描试管二维码、录入信息,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差错。在录入时,由于很多学生没有身份证,我要根据学生的口述或者准备好的纸条仔细地录入,确保无误后方可放行,同时还要控制好录入速度,和身后的检测人员保持同步。一开始录入信息时我总是低着头,怕被学生认出我来,后来我转念一想,医护人员、志愿者,这应该是多么高尚的身份,多么神圣的职责,我怎么会感到不好意思呢?于是我骄傲地抬起头,迎接每一个学生的到来,凡是认出我的学生,都会礼貌地说一声“老师好”,我觉得这一刻,我比站在讲台上更能体会到学生对我的尊敬。
五月的气温在逐渐升高,密闭的防护服如同一个烤炉,让我提前感受到夏日的炽烈,橡胶手套已经紧紧地贴住手指,口罩里的汗水也早已泛滥,沿着皮肤上被勒紧的沟壑肆意横流。这时一位学生在录入信息后轻轻地对我说了一声“谢谢”,我身体里突然有一股冷流流遍全身,如微风一般,给这燥热的天气带来一丝清凉。在此之前,我从没有觉得简单的一声“谢谢”也可以如此动听。
这样的志愿活动一直持续到暑假前,只是天气越来越炎热,工作开展也越来越困难。其实有时也会觉得疲惫,觉得厌倦,甚至想要逃避,可一想到孩子们单纯的笑脸,想到抗疫工作者们忙碌的身影,想到还有那么多人还挣扎在病痛之中,我这点苦又算得了什么呢?想到自己能够替他们接力走一段,给别人的生命里带来一缕微光,心里顿时充满了干劲。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们会彻底消灭病毒,可以在暮春时节和三五好友一起,“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五月正是成熟的时节,校园里有一棵枇杷树,葱茏的枝叶间早已藏不住那些饱满的果实,金黄的枇杷香气四溢,诱惑着师生们的嗅觉神经。校长委托生物老师将成熟的枇杷摘下,送给投身疫情防控工作的志愿者们,同时送上的还有志愿者证书和一幅学生感恩志愿者的画作。我十分荣幸能够参与这项光荣的事业,但相较于其他志愿者,我仍觉受之有愧。由于我还身担班主任的职责,参与核酸检测工作的次数并不多,而那些长期坚持在疫情防控工作一线的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们,更值得我们崇高的敬意。也正是由于这些不断涌现出的逆行者,前赴后继,义无反顾,成为时代的英雄,促使着这个古老的民族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防护罩外是未知的世界,隔离衣里是温柔的人间。正是这些白衣飘飘的天使,在这个疫情肆虐的年代,燃尽炽热的体温,融化冰冷的试管,驱冬去,催春来。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