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中国青年报社 李新玲
疫情还在持续,这两三年,生活工作受到了哪些影响,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相信这是很多人思考过的。叹出行受限,怨疫情反复,在不确定中,什么是个人能掌控的?对于这个问题,答案自然是多种多样,但有两个字是任何人反驳不了的,那就是——时间。
在疫情期间,用一本又一本高质量翻译的技术图书,给时间打上了一个个标注,这是一家人对时间的利用。勤奋、努力、自律这些形容词用在他们身上,贴切自然。
男一号何万青博士是标准的理工男,工科博士,分别在国企、外企、大厂工作多年,曾负责天河2号超级计算机核心研发,目前是阿里云的高性能计算总监。超级计算机其实就是高性能计算集群,这个领域追求的是低能耗高速度,而何博士就有一颗高效的超级大脑。
他似乎有过目不忘的阅读能力。阅读量很大,文章中很多细节描述和闪光语言也常常记得很牢,还像计算机一样能随时自由存取。时不时会把鲁迅的一段话提取出来,或者会把金庸某部小说里的一段话扔出来,前两年他迷英国作家福莱特写的《世纪三部曲》,于是里边的话他也经常会一段一段地叙述出来。
理工男会把很多社会生活现象与技术原理相结合,何万青也是如此,他经营着自己的公号“四维碎片”,用一篇篇技术随笔或者生活感悟积攒着人气。他有时会说:等车的时候写了一篇文章,或者在飞机上写完了什么……这样的大脑应该是有一种最优的运算,可以优化生活和工作,更高效利用时间。
疫情期间,他的女儿何佳茗在美国霍普金斯大学读神经科学。一个人远在大洋彼岸,与父母的交流转到了屏幕之上。成果是女儿做主导,与父亲合作翻译的硬核图书面世了——《格物致理:改变世界的物理学突破》。这是英国著名科普作家罗伯特·斯奈登的作品,通过丰富的科学史资料图片,用深入浅出讲述改变世界的物理学领域重大突破,同时用故事呈现物理学家的不懈探索,当然其中有很多偶然发现也有一些是科学积累的必然。
以历史的方式讲述物理知识,以故事的形式介绍物理研究方法和物理思想,是这本书的特点。
有人把物理形容为“最硬的科学”,流体力学、时空弯曲、量子能量,这些冷冰冰的词容易拒人于千里之外,而这本书将复杂公式、方程、原理,拆解为可以理解的事实和现象,配上直观的图片,这样的科普形式让人感觉物理柔软了还有了温度,愿意去触摸。
其实这本书是当时读大学二年级的何佳茗主要翻译,何万青当助手。
很快,他们合作翻译的第二本书面世了。
《未来500年》的作者克里斯托弗·梅森 (Christopher E.Mason)是著名的遗传学家和生物 信 息 学 家 , 曾担任过7个NASA任务的首席科学家。航天员从太空回到地球后,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基因是否有改变;为什么大多数植物的基因组比人类的大得多;大象既长寿又不容易得癌症,人类的细胞设计能否向大象学习……把航天医学、基因组学、生物工程相结合,梅森教授绘制了未来500年的生命工程蓝图,并作了分阶段的详细注解。
对于这本与女儿隔空合作翻译的第二本书,何万青在序言里写道:“我们既是翻译者,也是受益的读者。”
在以 IT 技术、生物基因工程技术为代表的技术推动下,社会快速发展。虽然加速度越来越大,但未来500年总还是像科幻,很多人还是心存疑虑,科学研究如何能够向前探明500年?
何万青的回答是:“我们合力将这本烧脑、专业、有趣的书翻译出来,相信对国内生命科学、航天科学还是科幻领域的读者来说,都能产生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阅读体验。”
父女俩两年两本译著面世,当很多人以为这家的女主人一直在后面默默做着支持工作时,女一号马丽群博士的译作《进击的技术——塑造世界的科技突破》2022年春天出版了。
马丽群博士性格温和,是一名优秀的科研人员。工作之余偶尔追剧,是那种会熬夜把一个剧连续看完的人。但是突然发现她的译著出版,于是一下子明白了何博士有时候晒年节放假时他和夫人对坐在咖啡馆里,一人一台笔记本电脑紧张地工作的场景,原来都在高效利用业余时间。
《进击的技术——塑造世界的科技突破》展示的是人类所经历的重要技术突破时刻,囊括了农业、工业、运输、建筑、能源、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领域。14个时间线索,溯本求源,呈现技术从零到一的进击之路,绘制了一幅科技驱动历史的恢宏画卷。从简单机械到航天飞机,从结绳记事到数字孪生,刀耕火种从到基因工程,技术与科学、科学与技术的交替前进,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再促进技术向前,如此车轮向前。疫情期间,对付看不见的病毒一样,全球科研人员加紧疫苗、药物研发。这些需要强大算力,也需要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系统相结合。在2020年疫情期间,阿里向全球开放算力,何万青参与了技术支持。
很多人觉得纯科学的图书烧脑,不像文学作品有滋味、好消化,其实了解科学原理及发现,更能让人理解事物的本源,从而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仅是科技问题,同样包括社会问题。
例如疫情对社会形态、人们交往交流方式也产生了巨大了影响。交通出行餐饮旅游各类服务业受到影响,但是在线学习、网络会议、无接触配送等,得到了发展机遇,很多资源也在向虚拟空间探索和迁移。连一向以高水准剧场演出为主的北京人艺,都在70周年大庆时场场直播经典话剧。
技术已经成为社会的“背景”,面向太空面向未来的科技不只是仰望星空,微观世界同样是另一种边际无限的宇宙。地老天荒,人类的好奇心不消亡,探索的脚步就不会停下来,只是在其中技术的双刃剑不知什么时候哪一面更锋利。
审视技术推动的地球生活,技术奴役与技术拓展的界线经常并不清晰;注目穹宇,地球只是在宇宙中的亿万颗星球的一个,在整个宇宙中,人类是孤独的行者还是造物主时刻注视的蝼蚁,三维世界之上还有几维,还不得而知。一批又一批航天员,替人类远征苍穹,挺举和助推他们的是一代又一代科技人员。
人类是具有灭绝忧患意识的物种,是未雨绸缪,面对数亿万年后的宇宙塌陷或是太阳膨胀,提前规划人类的生存位置;还是醉心满足于地球的视野,以百年的尺度让自己充分体验?打开这些书,每个人自有自己的答案。只是当下,把握好时间,是每个人可以掌控的维度。
在这三本书还在逐渐被人接受品味的时候,何万青独立翻译的《冲击波——对美国互联网巨头的文化思考》——这个家庭疫情三年的第四本译著于7月底出版发行。
其实这是何万青独立翻译的第一本公开出版物,因为各种原因沉淀了两年。互联网兴起对音乐版权保护带来的冲击、数字时代的垄断造成的“赢家通吃”,因社交媒体兴趣而被肆意侵犯的个人隐私、为获取流量而大量制造的内容、被算法围猎的受众,这些矛盾冲突、现实困境都在这本里呈现出来,阅读过程中,读者会有强烈的“被解剖感”:信息时代带来的便捷之外,危机四伏,颠覆无处不在。
何万青坦言,这本书之所以翻译时间长达几年,是有内心的冲突在其中。一位互联网大厂员工,将自己所贡献的领域带来的“通病”或者“恶果”公之于众,是需要勇气。他希望这本既描述了互联网技术以及各类巨头公司对于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变化的同时,又呈现了对社会规则、文化艺术、道德伦理等各方面带来的冲击和挑战的图书,能够提醒我们不忘互联网起步时“去中心化”的初心,推动科技向善,行正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