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6月22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吴晓东)出台了60多部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建立了47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到41万平方公里,占到西藏全区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中国科学院的一系列监测显示,西藏的水质、空气都达到全优水平……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社会经济研究所所长扎洛眼中,“绿色”环保成为近年来西藏发展的鲜明特色。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社会经济研究所所长扎洛 中国记协供图
中国记协今天以线上形式举办主题为“新时代西藏的发展变化”新闻茶座,扎洛对中外记者表示,西藏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是以生态保护为第一要求,西藏的产业发展必须要选择环境友好型的产业,改善居民生活。
“新时代西藏的发展变化”新闻茶座现场 中国记协供图
扎洛说,西藏是全世界海拔最高的地区,是世界屋脊、地球的第三极,在全球生态气候中有着重要意义,作为全球气候调节器,同时也是亚洲水塔,东南亚、南亚大江大河都发源于青藏高原,影响着亚洲20亿人口的生态环境发展,“中央第七次青藏高原工作座谈会提出要把西藏建成全国乃至世界的生态文明高地,青藏高原不但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同时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区,对它的生态利用有更高的要求、更长远的规划”。
“2016年以来西藏的农药使用量降低了34%,化肥的使用量降低了25.57%,明确要求发展绿色健康农业;在畜牧业方面我们依然延续着古老的农牧制度,减轻对草场的压力。”扎洛说。
在西藏,工业也是“绿色”的。扎洛说,西藏建筑业发展非常快,“除了微量的铜矿和铬铁矿采掘业,其他主要是水产业,西藏的工业污染可以说在全国是最微小的”。
扎洛介绍,“西藏经济主要发展旅游业,2021年西藏游客达到4100万人次,从业人员达到41万人,西藏的居民通过旅游业获得收益进一步激发了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同时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环境友好型产业来推动西藏的发展。”
目前,西藏清洁能源发展中清洁能源的装机容量接近90%,水电、风能、太阳能等等成为西藏能源产业中的主流,“西藏电力资源丰富,天气凉爽,非常适合发展数字产业。在‘东数西算’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最近几年已经有105家大数据企业落户西藏,未来计划西藏的数字产业年产值要达到600亿以上,未来数字产业将会成为西藏经济发展一个新的引擎”。扎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