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习惯性差评是一种慢性毒药

发稿时间:2022-06-09 20:30:00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作者:陈武 中国青年网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某一天,一位50岁左右的女士找到我说:“最近,和女儿冲突太大了,实在不知道怎么办。”我问:“发生了什么?”她说:“之前都是发生一些小的争吵,但是最近的一天早上,女儿从厨房拿出了一把菜刀,说这条命反正是你给的,你想要随时都可以拿回去!”

  母女之间为何会持刀相向?我仔细询问这位妈妈和女儿的相处模式。由于疫情,两个人朝夕相处,对于女儿每天做的事情,妈妈总是采取批判和挑剔的态度。切菜,说女儿切得不对;炒菜放佐料,说顺序不对;扫地,说有些地方没有扫干净;脱了鞋,说没有把鞋放好......

  可以说,这位妈妈是一位生活上的“差评师”。不管女儿做什么,都对女儿进行否定而不是认可。从妈妈的角度说,是为了让女儿变得更好,希望女儿在每一件事情上都做得很“对”。殊不知,恰恰相反,这并不会让女儿变得很好。否定,看起来只是在否定某一个事情,但实际上人和事情很难分开,随着做的事情被不断否定,人也就被不断否定了。

视觉中国供图

  “我不好”是人生的慢性毒药。一件事情很难,我们付出了很多努力,但还是没有大的进展,这个时候我们会觉得“我不好”;晚上兴奋地看手机,不知不觉看了好几个小时,看完以后心里空空的,也会觉得“我不好”;为朋友办一件事情,最后没有办成,可能会觉得自己无能,觉得“我不好”;考试没有考好,觉得没有达到家人的期待,觉得自己没用,可能会觉得“我不好”……“我不好”的认知模式,会一点点地吞噬生命的能量,生命就像一个红彤彤的苹果,慢慢变得没有光泽,水分越来越少,慢慢萎缩,慢慢腐烂。

  如果他人,尤其是亲近的人经常否定我们,就容易进入“我不好”的模式。自信心被消耗,自尊心降低,自我价值感减弱,最终觉得人生没有意义,活着没意思。

  生活上的“差评师”,需要明白3个道理:

  第一,“对”与“好”并不是由自己定义的,自己觉得很“对”和很“好”的东西,其实那只是自己的经验,只是自己觉得舒服的方式。

  第二,那些所谓的不“对”和不“好”其实是有价值和意义的,比如炒菜佐料放的顺序不一样,可能就会产生意外的美味,多元和多样化有时候比标准化、流程化更丰富多彩。

  第三,更多时候,需要唤醒本来就有的“好”,而不是纠正“不好”,每个人都可能会变得善良,也可能变得邪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激发内心积极的东西,唤醒内在的生命能量,让自己和别人的内心充满温暖和力量。

  那么,如何去激发,如何去唤醒呢?也并不复杂——看见!看见就是力量。有一个小女孩正在过马路,夕阳从高楼大厦中撒下余晖,小女孩对妈妈说:“妈妈,夕阳真漂亮!”假设有3位妈妈,第一位妈妈心里在想着事情,没有回应女儿;第二位妈妈正在回复别人的微信,只是应付了女儿一句:“嗯,漂亮。”第三位妈妈牵着女儿的小手,到了马路边上,蹲下来,看着女儿的眼睛,手指着楼宇间的一缕阳光说:“是的,妈妈看到了,妈妈和宝贝今天看到了这么美的夕阳,真开心!”

  如果你是女儿,你喜欢哪一位妈妈呢?毫无疑问,我们都喜欢第三位妈妈。因为第三位妈妈真的看见了,从而让“此时此刻”有了意义。在那一刻,她们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女儿觉得妈妈是“在”的,自己也是“在”的,她们是“在一起”的。

  (作者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所教师)

原标题:习惯性差评是一种慢性毒药
责任编辑:白珂嘉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