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中国少年先峰队队歌广场——厦门破狱斗争旧址——集美小学三立楼(闽西南第一个共青团支部)
1.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广场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广场作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和“英雄小八路”故事的发源地,以“两馆两基地一剧场”为主体,建设了包括英雄小八路纪念馆、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纪念馆、青少年沙滩活动基地、青少年军地共建基地、少先队队歌露天剧场、“英雄小八路”浮雕、队歌歌谱浮雕等部分。
英雄小八路纪念馆:该馆源于1958年“八二三”炮战。在党的领导下,何厝小学组织了少年支前大队,队员们继承了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顽强学习,坚决斗争,与解放军并肩战斗,谱写出一篇篇动人的英雄诗篇。大队中的13名队员被誉为“英雄小八路”。为了纪念和传承他们的革命英雄事迹和精神,于1960年在何厝小学校内设立了主题展览馆。经过后期不断扩大和完善,于2001年建成了“英雄小八路”纪念馆,并正式对外开放。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纪念馆:“八二三”炮战中涌现出来的“英雄小八路”是新中国少年儿童的优秀代表,他们的英勇事迹广为流传,后被拍成电影《英雄小八路》,其主题曲《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在1978年10月的共青团十届一中全会上,被确定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2008年,为纪念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诞生30周年,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纪念馆建设项目启动,并于2011年10月建成开馆。
该馆是全国首个以“红色童歌”为主线的纪念馆,应用声、光、电等技术手段,通过动漫、音乐、文字、图片、影片、油画等多种表现形式,展示了党领导下的少年儿童组织在各个时期传唱的少儿歌曲,呈现了中国少先队生动壮丽的发展历程。
2.厦门破狱斗争旧址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国民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白色恐怖统治,对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的革命活动进行残酷镇压。1930年3月为纪念北京“三一八”惨案,中共厦门市委领导的厦门反帝大同盟举行纪念大会,国民党当局逮捕了近二十名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关押在思明监狱内,其中包括厦门市委书记刘端生和共青团福建省委书记陈柏生等。
中共福建省委为营救这些面临被杀害危险的同志,决定采取武装劫狱行动,并于当年3月成立了以罗明(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王德(共青团福建省委书记)、王海萍(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长兼军委书记)、谢景德(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长)、陶铸(中共福建省军委秘书)为核心的破狱特别委员会,陶铸、王德分别担任武装队和接应队队长。武装队共11人,负责破狱的武装行动。与此同时,狱中的同志也积极配合,成立了以刘端生为书记的临时党支部。
破狱特别委员会经过一个多月的慎密侦察和周密准备,于1930年5月25日上午9时利用星期日监狱防备较松懈的机会,实施了劫狱计划。在陶铸的领导下,破狱行动仅用时十几分钟就成功完成了预定计划。冲出监狱的40多位同志由接应队带领,乘坐两只木船到同安彭厝暂时隐蔽、休整之后,秘密转移到闽西革命根据地。
3.集美小学三立楼
三立楼,是陈嘉庚先生在20世纪早期创建的集美学校师范部校舍之一,因“立功”“立德”“立言”三座楼联体并立而得名。原楼为砖木结构三层楼房,1996年翻建为砖混结构五层楼房,现在是集美小学的主教学楼。
1924年秋,罗明、李觉民等活跃的学生代表,在共青团中央和团广东区委的指导下,联合一批先进青年,建立起研究马克思主义的进步团体福建青年协进社,创办了《星火周报》,宣传、研究马列主义。罗明和李觉民等人的革命活动地点就在三立楼。罗明等人的革命活动引起了校方的注意,1925年5月,学校当局强迫罗明提前“毕业”离开集美。离校前,罗明发函给共青团广东区委,请求派人到厦门指导工作,6月初,蓝裕业以国民会议促进会代表的身份到了集美学校,正式吸收李觉民、罗扬才、刘端生、邱泮林、罗良厚、罗贤开、罗调金等7人为共青团员。
1925年6月,在集美学校师范部的三立楼,建立起闽西南第一个共青团支部——共青团厦门支部,由李觉民担任书记,三立楼由此成为厦门的革命发源地。
(团厦门市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