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助力战“疫”的日子,这群大学生靠着电话线与病毒竞跑

发稿时间:2022-06-06 16:00:00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作者:刘尚君 中国青年网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尚君

  当前,北京疫情防控已经进入扫尾阶段,丰台区志愿者、首都医科大学的李辉仍然在流调岗位上站好“最后一班岗”。

  5月中旬以来,北京市丰台、海淀两区相继新增确诊病例,流调工作急需大量人手。团丰台区委、团海淀区委分别依托属地高校组建青年流调志愿服务队,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等高校的1300余名同学,志愿联手,在校园里升起一道与时间赛跑、与病毒竞速的流调防线。

  “发起招募通知后,报名人数不断增长,短短两小时就集合100余位同学。”在半个月的工作中,李辉和首都医科大学的志愿者累计完成流调4000余人次、服务超过600余小时,“我们像齿轮彼此咬合在一起转动,推动着流调工作快速完成”,她说。

  宿舍、会议室和家里的书房就是电话流调现场,一部电话、一台电脑、一支笔和一张纸,就是流调装备,来自丰台的团干部姚瑶说,在这样的条件下,同学们远程打来的电话支援社区抗疫工作。

一名高校志愿者正在进行电话流调。

  姚瑶记得,有次接到丰台新村疫情的派单虽已是晚上8点,但属地两所高校最快速度号召了238位志愿者,在凌晨2点之前完成了14000余单的排查和统计工作,“截至目前,创下了单日量的最高战绩”。

  这次紧急任务,颜菁仪也在场。作为首经贸管理工程学院流调志愿者的负责人,她每天根据同学们的时间统计排班表,“确保全天每个时段都有支援力量”。

  她和全校260余名志愿者化身“侦查兵”,认真核实风险人员情况,并进行息填报。在第一天的电话流调中,除了在群里提示重点信息外,颜菁仪还呼吁大家将自己遇到的棘手问题、解决方案共享到群里,提升流调效率。

  6月5日,端午小长假最后一天,北京大学的博士生陈彦钧全天投入到志愿工作中。上午,他支援海淀街道的电话流调任务,下午,校园的核酸检测点也出现了他的身影。谈及流调工作,他说,“流调员是大数据的中转站,我们每采集一条微小数据,都期待能为防控工作做出一些微小的贡献。”近期,昌平疫情时有反复。陈彦钧和同学们也随时准备投入新一轮的流调中。

  在流调工作中,志愿者面对的流调对象身份各异,需要以足够的细心和严谨的态度,帮助引导流调对象回忆行动轨迹,有时一天打几十个电话、通话数小时。电话那头不同的情绪反应、工作群里的数百条信息、陡增的工作强度没有将他们击退。

  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的志愿者何洋第一次流调处理了三条信息,却打了近三十多个电话。“遇到上了年纪的老人,一个路径信息要反复确认多次”,期间,何洋也有遭到信任质疑,但最后都在耐心的沟通下化解了。

  这些步骤看似平凡而琐碎,却细致地编织着公共安全的“防护网”。沉下心、耐下心,青年学子在短时间内成长为专业的流调工作者。

高校志愿者正在进行信息填报。

  今年年初,何洋在参加了中国诗词大会,遇到了一位来自湘雅医院的医生,其间交流时,这位大夫的故事感染了他,这也是何洋报名参与志愿者的初衷,“有一天,我也能够以志愿者身份和白衣天使站在了一起”。

原标题:助力战“疫”的日子,这群大学生靠着电话线与病毒竞跑
责任编辑:白珂嘉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