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待命7个月,一骑掌天宫!神舟十四号用成功向祖国报告

发稿时间:2022-06-05 15:02:00 作者:邱晨辉 张国航 毛凌野 时小丹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

  通讯员 张国航 毛凌野 时小丹

  不到一个月,又见大红屏!我国载人航天再次用成功向祖国报告。

  继5月10日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发射成功后,6月5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这标志着中国空间站任务转入建造阶段后首次载人任务正式开启。

  按照载人航天工程规划,以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为标志,中国空间站已圆满完成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任务,转入全面建造阶段。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飞船系统项目技术副经理邵立民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说,在这样重要的时间,作为空间站建造阶段的首次载人发射任务,神舟十四号任务意义重大。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汪江波 摄

  邵立民介绍,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将创下多个“首次”:中国空间站任务转入建造阶段后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将在太空迎来神舟十五号飞船对接空间站,首次实现两艘载人飞船同时在轨;将首次实现航天员乘组在轨轮换;与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同时在轨驻留,6名中国航天员首次齐聚太空,见证逐梦太空征程上的新奇迹。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顺利入轨后,将采取径向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方式,将3位航天员送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正式开启6个月的太空之旅。

  在这次任务实施前,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还有一个身份,即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应急救援飞船。

  邵立民说,空间站任务实施以来,为了确保任务顺利展开与航天员绝对安全,神舟飞船要具备天地结合多重保证的应急救援能力。为此,研制人员采用“滚动待命”策略,在前一发载人飞船发射时,后一发载人飞船在发射场待命,并具备8.5天应急发射能力以实现太空救援。

  自进入发射场并完成待命状态设置以来,神舟十四号飞船在发射场待命达7个月,创下了最长时间纪录。邵立民说,为确保飞船状态满足条件,五院首次开展“北京-酒泉”远程发射场巡检工作,验证了“一船发射、一船待命”模式有效,有力支撑神舟飞船“一年两艘”常态化发射的需要。

  今天,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一飞冲天,“一骑掌天宫”。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振动试验现场。庄茜倩 摄

  “载人航天,人命关天”,神舟系列载人飞船作为我国唯一的天地往返载人航天器,是我国可靠性、安全性要求最苛刻的航天任务。

  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起,中国航天员要实现常态化长周期在轨驻留。与以往不同的是,在空间站建造阶段,神舟飞船径向对接模式与空间站组合体飞行姿态,会使飞船被其他舱体持续遮挡,造成飞船长时间处于太阳无法照射下的极低温度环境下,最低温度甚至低于零下100摄氏度。

  “当空间站处于某些构型时,神舟飞船的局部区域又会持续受到太阳辐照,最高温度超过100摄氏度。”邵立民说。

  他告诉记者,外部极端的高低温环境,对航天员健康和飞船设备的正常工作带来严峻考验。针对这一控温难题,科研团队利用宇宙空间以热辐射为主要热量传导方式的特点,为空间站建造阶段的神舟飞船“家族”设计并研制了一款神奇的控温“外衣”——低吸收-低发射型热控涂层。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吊装现场。杨卓 摄

  低吸收,顾名思义就是涂层材料自身具有较低的太阳光吸收特性,可有效减弱太阳辐照导致的温度升高。低发射,则指涂层具有较低的红外发射率,可有效阻隔飞船内部向外部深冷环境的辐射漏热,避免舱内温度不断降低。

  同时,工程师们根据飞船结构、功率及空间热环境特性,对吸收及发射性能进行特定设计,形成的控温“外衣”可保障神舟飞船在长期的极端高低温外部环境下,依然能够让舱内处于适宜的温度范围。

  这件黑科技“外衣”性能此前已在神舟十三号飞船上进行了验证。外界注意到,4月16日神舟十三号飞船返回舱稳稳落地时“身穿金甲”,那正是神舟飞船返回地球时,新型“外衣”与大气层高速摩擦后氧化烧蚀后的样子。

  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轨飞行的6个月时间里,地面科研团队不断进行在轨温度监测,获取飞船飞行期间的舱内外温度数据。在超过200摄氏度的大温差与长期低温、强辐射的空间环境中,飞船的舱内环境温度能够始终控制在18至26摄氏度,为航天员营造了舒适的温度环境,新型控温“外衣”也经受住了长达半年的在轨考验。

  神舟飞船创造在轨飞行时间记录,离不开这一新型“外衣”的护佑。现在,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再次身着新型热控涂层“外衣”,开启空间站任务新征程,继续呵护航天员温暖,守护航天员安全。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试验现场。杨卓 摄

  从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立项、1999年神舟一号试验飞船发射返回、2003年神舟五号完成我国首次载人航天任务以来,五院神舟团队和整个载人航天研制队伍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数十年如一日创新攻关、拼搏奉献,付出了极其艰苦的努力,先后将14位航天员、23人次送入太空。

  如今,在自立自强、创新超越中,神舟团队又一次用成功续写了矢志航天报国、建设航天强国的奋斗华章。

  邵立民说,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是神舟十三号任务的“待命”飞船。巧合的是,神舟十四号还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在新时代实施的第13次发射任务。同时,神舟飞船由14个分系统构成,此次神舟飞船的编号恰好与分系统的数量“相等”。

  从神舟团队到整个空间站建造队伍,大家都特别珍惜与神舟十四号“一生一世”的缘分。

  未来半年里,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将在轨迎接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进行大小机械臂在轨验证、出舱活动和舱外载荷安装等建造工作,见证并推动中国空间站完成建造并转入在轨运营阶段。

  现在,在酒泉发射场,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作为神舟十四号的应急救援飞船,正在“摩拳擦掌”,静候半年后的飞天时刻——

  待下次长征二号F火箭冲天而去,神舟十五号将造访中国空间站并实施对接。神舟十四号、十五号将共同遨游太空,首次实现两艘载人飞船同时在轨。与此同时,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也将在太空“出差”近6个月后,迎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访问并完成轮换。

  届时,6位中国航天员将首次实现共同在轨驻留,在遥远的太空中,他们将一起把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家园建设得“更温馨、更舒适”。

责任编辑: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