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继承和发扬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优良传统,引领全党在大学习中不断提高治国理政的能力和水平。
非学无以广才,今天中国取得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成就,得益于不断学习,获取“真经”,提升能力,攻克了各领域技术“瓶颈”。非志无以成学,要保证学习效果,不用真心、不花真功、不动真格,学习就是花拳绣腿,甚至空中楼阁。因此,坚持让党员干部致力于“三学”,方可堪大用、谋成事、定乾坤。
要矢志不渝学思想,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任何行动都是思想的外化,内化于心,才会外化于行。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离不开思想的引领和熏陶。总书记曾经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多年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正确性,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褪色”“变味”。如今,马克思主义在当代演变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意味着党员干部在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同时,更应该学深悟透新思想,掌握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代相结合的唯物观和方法论,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中国当前发展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要去粗取精学经验,让百年党史时代化。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党史记载着中华民族的奋斗史、共产党人的革命史、中华儿女的创新史,本身就是感人至深、恪守初心的生动教材。众所周知,每个时代发生的任何事件,任何重大决定和部署,都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学党史不仅为了铭记过去,更应深刻了解和掌握特定的历史环境及条件,更加理性地认知党过去在某些时期为什么会有那样的决策和部署。只有深刻了解每个时代的形势,让党史变得更加“时代化”,才能更加懂得共产党人决策、行动的科学性,从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汲取新时代谋事兴业更需要、更有价的“干货”。
要实事求是学科学,让科技创新具体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放眼世界人类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创新,都会让国家和民族呈现出生生不息、永不停歇的发展新局。自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创新,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紧紧抓住了科技这个“牛鼻子”,不断以科技创新来提升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强弱逐渐成为国家和民族兴衰成败的“晴雨表”,唯有坚持不懈学科学,才会真正理解和认识科技创新对行业发展、地区发展乃至国家大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要用好当下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大数据等领域的先进科技成果,不断优化和变革创新的政策与机制,刺激各行各业实实在在地进行创新实践,让创新真正“渗透”到具体的每个领域中,将最先进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最强大的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