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防护服遮住了他们脸庞,却遮不住青春的模样

发稿时间:2022-05-07 09:00:00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作者:张敏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敏)在北京东城区的各个核酸检测点、集中隔离点、疫苗接种点,有很多大白忙碌的身影,其中有不少是来自东城区卫生健康系统的90后、00后。疫情来袭时,他们在各种急难险重任务中打头阵,统一的防护服遮住了他们脸庞,却遮不住他们青春的模样。

  李仲是北京市普仁医院外科的青年医生,他的爱人刘雨晨是普仁医院体检中心护士、康复团支部书记,作为“爱在普仁”志愿者服务队的青年志愿者,夫妻二人一直以“备战”的状态参与到各个阶段的疫情防控工作中。

  李仲说,他们既是夫妻,也是战友,经常完成凌晨到夜间的核酸采样任务后,再继续马不停蹄的到第二天入户核酸采样,期间基本没怎么休息过。近半个月来,加班到深夜是两人的常态,最长的一次连续在院工作62小时没有回家。刘雨晨说:“特殊时期,守大家才能护小家。”

  为了快速响应紧急情况,北京市第六医院组建了健康卫士青年突击队。青年医生田环环是青年突击队的一员,2022年以来,她参加支援丰台、东城区核酸检测10余次,每次都是“披星而来,戴月而归”。但不论前一天多晚结束工作,第二天一早她仍旧按时出现在集合点。在采样时她耐心、认真地引导老人、小朋友,用心做好每一次核酸采样。

  95年出生的郭澍溟是北京市第六医院骨科的主治医师,是脊柱外科团队青年骨干。抗疫期间,他主动参与抗疫一线工作,支援大兴医学集中观察隔离点建设、疫苗接种工作。为快速排查高风险人群,健康卫士青年突击队组建了由20名青年组成的“流调先锋”,郭澍溟就是其中的一员。他们深入高风险地区,为重点人群入户采集核酸、抽血抗体检测,用专业与疫情拼速度,为疫情防控抢时间。应急流调工作强度大,经常昼夜奋战,郭澍溟主动承担了大量应急流调工作,并在空闲时间协助领队完善工作流程,提升了应急流调工作效率。

  北京市第六医院工作人员介绍,健康卫士青年突击队还承担交道口等三个相邻街道的采样任务,据统计,突击队累计采样42万余人次,同时他们还到部分驻区单位,为职工上门采集核酸,采样1.2万余人次,累计服务时长3200余小时。

  1992年出生的耿花蕾则是北京市隆福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医师,也是医院流调小组组长。2021年11月,她前往房山庆熙园新冠隔离点完成保障任务时,一位隔离点工作人员患了急性阑尾炎,在硬件不足的前提下,她快速反应为其进行了救治。沉着冷静的表现,也让集中隔离点的风险人员吃下了定心丸。

  还有建国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共青团员宋博羽,她是疫苗接种组的组长。为提高全区老人接种疫苗的接种率,她与街道联合社区医院的医护人员为老年人上门接种疫苗,北京的大小胡同内有她穿着防护服的身影。今年三月,北京市几所学校接连发生学生呕吐腹泻病例,初步判定是“诺如”病毒传染。宋博羽第一时间配合疾控部门对几所学校展开流调工作,最终使得“诺如”病毒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在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她被评为了“北京市优秀共青团员”。

  东花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共青团员徐鹏,已在隔离点连续工作两个多月。4月中旬,当他再次得到任务通知时,没有丝毫犹豫和怨言,整装速达隔离点工作。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对数据的敏感性,他及时发现解离人员的解离时间不准确立即与各上级反映情况,核实了准确的信息。

  除了核酸采样一线的队员,医院核酸检测实验室的青年们也在分秒必争,与病毒赛跑。这些身穿防护服,头戴护目镜,埋头于实验室里与病毒面对面的年轻人被称为“离病毒最近的人”。尽管核酸检测实验室的许多操作已经在常规工作中做过几百、上千次,但是在厚重防护服的包裹下,每一个动作都变得十分艰难。面对全区大规模的核酸检测,大量的样本被送往实验室,他们轮班倒,确保能够第一时间出结果并及时上传。

  面对疫情,这些年轻人挑起重担。

责任编辑:工蚁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